一、動物世界之王者爭霸戰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人是由動物曆經上萬億年不斷適應環境演化而來。如果從這個理論我們適當偷換一下概念的話,我們仍然可以從動物的靈魂深處找到人的影子,來幫助我們發現人的行為特征。
在很久很久以前,森林中有四種動物為了誰更適合當森林之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一天他們聚在一起開了一個會。這四種動物分別是:孔雀、貓頭鷹、老虎、小浣熊,它們就誰更適合擔任“森林之王”這個角色開始了激烈的發言和辯論。
孔雀說:“我天生漂亮、行動敏捷、精力充沛、喜歡和各種動物交流,如果我被選為森林之王,我一定會帶領大家過上充滿激情、幸福快樂的生活。”
貓頭鷹說:“我不同意孔雀做森林之王,因為孔雀平時做事太容易情緒化,同時也不夠細致,工作時不重視事實的研究,總是感情用事。但是大家看看我,我天生機警、做事講究章法、一絲不苟,如果我被選為森林之王,我一定會帶領大家過上井井有條的生活。”
老虎說:“大家不要吵了,我認為孔雀雖然不適合做森林之王,但是貓頭鷹也同樣不適合,因為貓頭鷹做事特別循規蹈矩,工作方法過於死板,沒有創新,所以我認為這個職位非我莫屬。我天生性格冷靜、坦誠、簡單直接、做事迅速不拖遝,如果我被選為森林之王,我一定會帶領大家各司其職,讓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小浣熊說:“麻煩大家不要吵了,我們這樣爭來爭去也沒有個結果,而且還會傷了和氣。我覺得雖然我沒有孔雀那麼善於鼓舞人心、沒有貓頭鷹那麼心思縝密、更沒有老虎那麼勇敢果斷,但是如果實在我們選不出個結果來,我有個建議你們看行不行?在沒有正式選出合適的人選之前,我先承擔這個角色,但是我不是要管著大家,我是想通過這個機會為大家更好地服務。我天生有耐心、是個很好的聆聽者、做任何事都為大家著想,我會努力帶領大家過上平安、和諧的生活。等你們的最終選舉結果出來後,我再讓賢。”
從他們的競選宣言中,你是否聽出了什麼不同?這種不同正是由於他們的性格所致。此種根據典型四種動物所代表性格的分類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著重和大家分享的性格四分法。
此種方法從兩個維度來區分人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個維度(縱軸)是人在做決定時是偏“感性(Emotional)”還是偏“理性(Rational)”,第二個維度(橫軸)是人做事時是偏“間接(Indirect)”還是偏“直接(Direct)”。兩個維度的相互組合就形成了四種不同性格類型偏好。即直接 感性=表達型、間接 理性=分析型、直接 理性=推動型、間接 感性=友善型,這四種性格類型分別用動物界四種典型的動物來代表就是孔雀、貓頭鷹、老虎、小浣熊。
二、不同動物之特征介紹
以不同動物所代表的不同性格類型,以及他們所體現的不同行為特征分類,我們分別從他們的“特點”、“曆史上的代表人物”兩個方麵來更進一步地加以了解。
1.性格類型:“孔雀型”(表達型)
從上麵關於競選“森林之王”的辯論會發言我們可以看出,孔雀型的人既感性又直接,因此他們往往對外界環境敏感,內心感情豐富。他們直抒胸臆、溢於言表、至情至真,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情源於景並寓於景、景誘發情並襯托情。曆朝曆代凡是在詩詞等藝術領域之大成者,多屬此類性格。他們所呈現的藝術往往感懷於外界環境的變化,即一切境語皆情語、心隨境轉。還記得這首詞嗎?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中國上下五千年,不但孕育了一些傑出的帝王將相,其中也不乏昏君庸臣,但介於兩者之間的一些帝王雖然算不上一代明君,但由於他們自身天然的秉賦使其在其他領域獨辟蹊徑,頗有建樹。
史稱“南唐後主”的李煜便是其中之一。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975),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很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為世人留下了《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千古名作。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