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再多說幾句(1)(3 / 3)

後來,我結了婚,再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當看著女兒躺在自己懷抱中微笑得天使一般,溫馨便彌漫了全身,於是我就想,我絕對不會像父母那樣說教自己的孩子,因我相信她大了以後會有自己的思考與理智,也有自己的觀念和追求,不然,為什麼代溝一詞會響徹人間呢?既然有代溝的存在,我的觀念也許會隨著年齡的衰老而衰老的,何必通過子女的言行再去維護它呢?

然而事與願違,自女兒一天天大起來之後,我傾注在女兒身上的心血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最明顯的一點,要求女兒該如何如何的次數日漸一日的多起來,特別是在女兒上小學以後,我和妻子的“婆婆嘴”日甚。至此我才明白,說教原是可以無師的。

麵對我們的說教,女兒開始是頗為懂事地點頭稱是,一副言聽計從的樣子,著實令我們得意了一陣子。後來,便看到她的眉頭皺了幾皺,以至後來對我們有了發問:還有完沒完?嗚呼,生命不息,說教不止。自此,我們才感覺到說教越來越和我們密不可分了。然而,女兒聽不進去的那一天也終於來到了。

靜下心來,我才真正考慮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說個不停呢?原來,這也是我們愛護兒女的一種方式。

寫完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盡快回父母身邊去,真誠地聽他們一次銘記在心的教誨。

人生忠告

兒女是我們想走而未走完的路,是我們想圓還沒有圓的夢,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祝福,是我們心血的結晶,也是我們智慧的化身,在我們轉過身來默默注視著她開始邁每一步的時候,我們能不為之擔憂嗎?

不同的路徑

穿鞋時總是先穿左腳嗎?老是聽同一個廣播節目?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吃飯?你是個一成不變的人嗎?許多人認為,規律的生活就該這樣。其實不然。

生活是該規律一點,但卻不能墨守成規,讓生活成了一個限製你的框框。規律和一成不變是不同的,大約在同一時間進餐是規律,非得到同一地點吃飯就屬迂腐了,甚至是有點兒懶惰。

不做決策是很容易的,因為要是我們老是用習以為常的方法行事,壓根兒就不需要思考,更遑論做什麼決策。人們老是希望自己能多點創意,讓生活多點興味,但所作所為卻反其道而行,也難怪生活會如一潭死水。

沒錯,那家餐廳的菜色非常對你的味口,讓你百吃不厭,你卻沒必要非得當個忠實的顧客不可。若總是不想換家飯館試試,又哪裏知道這世上還有合你脾胃的美食?那位主持人的風格好像一個老朋友,讓你舍不得轉台,但是,不換個頻道,你怎知空中沒有另一個老朋友?更何況,老朋友固然值得珍惜,新朋友難道就不值得交嗎?你錯失了些什麼?新口味、新景象、新感覺,還是錯失了生活?

不嚐新,你永遠不會曉得還有另外一個天地在運轉著;不換個角度看世界,也不會知道這世界那麼多元化。讓我來挑戰你!今晚,就請選個不一樣的路徑回家,明天早一個鍾頭起床,找家從未去過的餐館用飯,晚餐別在家裏做,白天打個電話給某人說聲:“我愛你!”

隻要生活能夠多樣化,源源不斷的新資訊就會彼此激蕩,創意自然會悄悄駐進心房。別抱怨創意不來、新意不近,是你沒給它們機會,是你沒去親近它們。

習慣會讓我們毫不自覺。請你開始提高自覺心,不要錯過了生活裏最簡單的快樂。

人生忠告

人們老是希望自己能多點創意,讓生活多點興味,但所作所為卻反其道而行,也難怪生活會如一潭死水。

瞄準前方

“我無意於手中的鮮花,隻鍾情前麵更美的花園。”一位成功的女士如是說。

“我沒有時間關心絆倒我的腳下的石頭。”一位商海中屢屢受挫又屢屢站起的男人如是說。

“我不期望有幸運降臨,我隻要自己的路在一點一點地向前延伸。”一位剛剛踏上生活之旅的年輕人如是說。三位年齡、性別、經曆大不相同的人,卻道出了一樣的生活真諦——人生,無需俯視,也無需仰視,隻需瞄準前方。

因瞄準前方,我們迎風張開了獵獵作響的信仰的旗幟,把跋涉千山萬水的豪情,揮灑在風雨相隨的漫漫長旅。因瞄準了前方,我們陡然發覺,自己也是一輪太陽,也能夠並且完全可以升起,自己也是一條激情蕩漾的溪流,也能湧入大海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