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你為什麼煩惱,找出你煩惱的根源(1)(1 / 2)

不妨坦蕩地麵對自己,坦蕩地麵對生活,剔除一些不必要的煩惱,放下一些無謂的欲求。當麵臨煩惱或是困境時,這是審視自我的最佳時間,可以拋開一切,做一個原始的本我,看清楚真實的自己,仔細想想,這生活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痛苦不堪,所謂煩惱隻是我們內心的感受不同而已。

從前,有位比丘,每次坐禪都無法安定下來,總覺得有一隻大蜘蛛給他搗亂,無論怎樣也趕不走。為此他感覺十分煩惱,於是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師父。師父讓他下次坐禪時拿一支筆,等蜘蛛來了在它身上畫個記號。於是,比丘照做了,他在蜘蛛身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心想:這回可算逮住你了。然後他睜開眼睛一看,那個圓圈竟然畫在了自己的肚皮上。

我們可能會嘲笑這位比丘,但仔細想想,我們不也經常會犯比丘這樣的錯誤嗎?經常會莫名地感覺煩惱不已,而常常將這種煩惱推脫給他人或外物,殊不知問題就在自己身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世間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我們的心。

一個欲望就像一條鴻溝,當一個欲望得到滿足時,另一個更大的欲望就會隨之產生,這條鴻溝是永遠都難以填平的。於是,我們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填溝,填完了一個溝再填一個更大的溝,沒有盡頭。

1.欲望不斷,注定煩惱不斷

很多時候,你發現自己心情很差,狀態很糟,陷入了一種莫名的煩惱中。你試圖擺脫這種煩惱,卻不知如何擺脫。它像一個魔咒一樣纏住了你,這時不要慌,靜下心,努力找出產生煩惱的根源,然後解決它。

研究表明,想得到的東西越多,由此產生的煩惱也就越多。欲望與煩惱是一對孿生姐妹,有欲望存在的地方就有煩惱。從前有一隻狗,總喜歡追趕從門前經過的汽車。一天,它又在追趕經過門前的汽車時,狗的主人的朋友看見了,覺得很好奇,於是問狗的主人:“你的狗真能追得上汽車嗎?”狗的主人回答說:“我不關心它是否追得上汽車,我是在想,如果它追上汽車以後,它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呢?”狗可能永遠追不上汽車,所以它可能會一直好奇、煩惱。但如果它真的追上了汽車,煩惱就會隨之消失嗎?

欲望與渴望不同。一定時期內希望達成某一心願或得到某一東西,這是人的渴望。但當願望實現後,又期望得到更大、更多的時候,這就成了欲望。欲望像一棵瘋狂生長的大樹,一方麵激勵著我們不斷地為之付出,另一方麵則不斷地吞噬著我們的理性,使我們為之瘋狂。

欲望與理想不同。理想是理性的,是基於對現實的思考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所做的合理估計;欲望則是憑空想象的,往往看重的是結果。雖然理想和欲望都能推動我們前進,但理想會使人滿足,而欲望則使人越來越感到不滿。

每一個欲望就像一條鴻溝,當一個欲望得到滿足時,另一個更大的欲望就會隨之產生,這條鴻溝是永遠都難以填平的。於是,我們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填溝,填完了一個溝再填一個更大的溝,沒有盡頭。

那麼,欲望是如何產生的呢?欲望是人們內心對外界現狀的不滿,加之現實中的種種誘惑引導著人們做事,以致步入歧途。不可否認,在現實中我們的周圍幾乎處處都被誘惑包圍著,名利、金錢、聲色、權力等。為了過更好的生活,為了所謂的成功,我們不得不加倍地努力,去拚命、去追求,似乎我們的理由很充分。於是,我們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為了我們心中的美好生活,付出我們的汗水和辛勤的勞動。一路上,我們的腳步從不停歇,想得到的東西越多,腳步就越快,腳步越快,煩惱就越多。結果常常是賺到了錢,但身體也累垮了。

雖然麵對誘惑,很多人都難免衝動、浮躁,難以自製,但我們仍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屈從誘惑,要學會滿足。欲望和煩惱總是成正比的,欲望越大,煩惱就越多。在欲望日漸膨脹的今天,消除欲望的方法就是不要將時間浪費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而是不斷地使內心豐富充盈。

2.告訴自己: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

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士,一直找不到女朋友,他為此很煩惱。一天,他來到一家婚姻介紹所,希望能在這裏找到合適的伴侶。工作人員帶他來到兩扇大門前,他抬頭一看,一扇門上寫著“美麗的”,另一扇門上寫著“不太美麗的”。他推開了“美麗的”門,又見到兩扇門分別寫著“年輕的”和“不太年輕的”。他推開了“年輕的”門,迎麵又見到兩扇門“善良溫柔的”和“不太善良溫柔的”。他又推開了“善良溫柔的”門,又見到“有錢的”和“不太有錢的”……就這樣他接連推開了“美麗的”、“年輕的”、“善良溫柔的”、“有錢的”、“忠誠的”、“勤勞的”、“高學曆的”七道門。當他推開最後一道門時,隻見門上寫著一行字:“您追求的過於完美,這裏已經沒有再完美的了,請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來他已經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