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退休報告
1872年的最後一個月,肅州仍然在馬文祿手中。左宗棠終於派出了援兵。陶生林等部三千人,奉命前往助攻。馬文祿不再派人出城拚命,令守軍隱伏不出,隻是在城西的禮拜寺增修壁壘。
左宗棠進駐蘭州以後,並無在此安居的打算,立刻想到他人生的下一站應該是肅州。
關內關外用兵,雖有先後,但謀篇布局,必須一氣嗬成。從大局著眼,關內肅清了,總督應該移駐肅州,調度軍糧,以收複烏魯木齊。等到烏魯木齊收複了,總督應該進駐巴裏坤,以收複伊犁。可是,我還有精力完成這件偉業嗎?誰都希望善始善終,但必須力所能及啊。
我從五十歲以後,就患了脾瀉的毛病,吃完飯就打瞌睡。隻得采用故人的辦法,寫篆書以驅睡魔。有人誇獎我非同常人。我也樂得擁有能寫文章、善書小篆的美譽,借以自娛。
我已經年逾六十,多年的勞累,使我老態龍鍾。西北地氣高寒,令我水泄不止,一天幾次。腰腿酸疼麻木,筋絡不通,心血耗散,經常健忘,看來是不能活著出玉門關了。可是西部邊陲的戰事,不能沒有大致的規劃啊。
如果我還是四十歲左右的年紀,當然可以為國宣勞,結束大西北的戰局。可是我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快了,快了。我要向朝廷說明我的病況,請中央盡快找人來代替。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也可以先找個人來當助理啊。要不,我就拖著老朽之軀,留在這裏當巡視員吧,等到朝廷做了新的人事安排,再放我回家,也是可行的辦法。總之我應該隱退了,否則會耽誤國事啊。可我又不能急於求退,不顧後患。那樣做,既違反了道義,我也會於心不安啊。
湖南人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就有人想到寫書來歌功頌德了。吳南屏、郭意誠、羅研生、曹鏡都寫信給我,打算編輯《楚軍紀事本末》一書。他們要表彰餘烈,用心是不錯的。可是我很擔心啊。我們湖南於鹹豐初年首倡忠義,至今已有二十多年,風氣仍然強勁。諸位英雄豪傑,乘著時勢危難,建功立業,各有所成,是古往今來所沒有的盛事。現在正應該低調一些,加以醞釀,希望以後俊才輩出,以保衛家鄉,為國家做棟梁。千萬不要唱高調,說好話,以免敗壞了老一輩樸素沉穩的風氣。
湘軍作戰的事跡,每個省都留下了奏章,新修的方略國故也有清楚的記載啊,還怕沒人知道?即算埋沒了什麼,事實卻是抹殺不了的,更不可能連人一起抹去。東晉的陶侃得罪當時的權貴,身後慘遭誣蔑誹謗,冤及子孫,幾代衰弱不振。一千多年後考證文獻,還有人為他昭雪。記史的體例,不錄各家議論和本人逸事,隻以章奏為依據。就像模擬畫像,隻畫形狀,不取神采意態,毫無生氣,不會跟別人相似。這樣的記載,勝於雜有愛憎之心的私家記載野史。君子立身行己,出來任事,但求心中無愧,不負所學。能不能揚名,有沒有美譽,何必計較呢?“籲嗟沒世名,寂寞身後事”,古人都看透了。
我的母親在世時,曾說我“不喜華士,日後恐無人作佳傳”,我笑答:“自有我在,求在我不求之人也。”
總督署真是個好地方。決定了,在後麵修葺一座園子,修建一座明肅藩烈妃廟,還修一座忠義祠,供百姓瞻仰。蘭州缺水,居民打一點水很不容易。一旦發生戰事,斷了取水的道路,守城就難了。而且這裏的水非常混濁,隻有粗人才會和著泥沙喝下去。我要叫人製造一台輪機,將河水抽到園內的池子裏,就叫“飲和池”吧,讓百姓自由汲飲。這也算是一項親民的措施吧。
現在很多官員,都不懂得當官是為了什麼,也不懂怎樣才能做個好官。我要從書論中挑選一些有關吏事的好文章,編成一本書,題為《學治要言》,頒示所轄各地官員。唉,別想了,馬上動手吧。
1873年1月,清廷決定向西增兵,令金順所部從寧夏開拔,到肅州會師。
成祿終於率部出關了。但他磨磨蹭蹭,到了玉門就下令停止前進,在這裏駐紮下來。
這個滿人將領,以為朝中有人,有恃無恐。沒料到,左宗棠會跟他較起真來。
他在駐紮高台期間,向百姓攤派糧食,縱兵攻擊民莊,殺死生員李載寬等人,反而誣告被害者謀反。吏部谘會左宗棠,請他審理成祿提出的被告。左宗棠查得實情,開釋了被告,卻將原告成祿送到了被告席上。1月17日,他參劾成祿在高台苛斂捐輸,誣民為逆,縱兵攻堡,冤斃二百餘人,請旨查辦,以雪沉冤。
清廷覽奏,下旨將成祿拿問,令金順兼統成祿所部出關。
馬桂源從巴燕戎格率部攻擊米拉溝,左宗棠派陳湜、沈玉遂率各部從河州攔截。馬桂源暗中指使大通都司馬壽,招引向陽堡馬進祿與韓起壽的騎兵殺死漢民,再次起事。崔偉和畢大才已經接受安撫,請求率部攻打大通,為朝廷效力。劉錦棠派總兵譚慎典統領這支部隊前往作戰。1月24日,在姑姑家莊擊敗馬壽所部。
左宗棠終於提出了退居二線的申請。
微臣精力心思大不如從前了,請朝廷選派賢能,接任陝甘總督。微臣暫時留在蘭州,當個顧問。慈禧的回答是:不準這麼早退休,給你一個月休假。
未可遽萌退誌,著賞假一月,安心調理。
唉,不準退休?那就強撐下去吧。休假?事情這麼多,哪能休啊。
白彥虎跑了
劉錦棠於1873年2月從西寧出兵攻擊向陽堡。馬壽出兵迎戰,被老湘軍大敗。劉錦棠下令逼攻堡城,折損將士五十七名。部隊奪門而入,斬殺一千多人。馬壽等人逃往附近的堡壘。老湘軍進兵圍攻,堡內的回民將馬壽、馬進祿和韓起壽等人捆綁起來,向劉錦棠獻俘。劉錦棠下令,將馬進祿以下四十人處死,留下董福祥的部隊駐守堡城。
2月5日,劉錦棠進軍大通,綁著馬壽同行。守軍剛剛部署城防,劉錦棠揮師圍攻,令投降的回民冶複興等人繞城呼喊:將首領捆綁起來投降者免死!沒過多久,守軍打開城門,迎接官軍。劉錦棠在街市上將馬壽處以磔刑,逮捕一百八十多人,處以死刑。河東河西以及西寧城附近的村堡,紛紛參謁老湘營,交出馬匹和武器。大通軍營和永安的回民部隊,全部跟隨投降。劉錦棠將各漢民村堡的難民招到城內居住,將城關的回民轉移到河東河西,逐步搜捕在逃者。
馬占鼇和馬永瑞接受安撫以後,還帶領兩營回勇,為朝廷效力,說是要立功自贖。那就懇請朝廷給他們一個五品官做吧。崔偉、禹得彥和畢大才在西寧接受安撫了。他們的手下有兩萬多人,都是陝西回民,從西寧送往平涼、秦安、清水等地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