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輪瑜伽的理論基礎(2 / 2)

瑜伽理論認為,右脈即陽脈或日脈,相對於將來、理性邏輯、宰製和自我,也掌管了行動的力量。

右脈主要供應身體行動與思考的能量。當右脈充滿能量時,人們的行動力就會積極,思考及注意力都能夠集中。當右脈缺乏能量時,人們就會缺乏行動力,思考與注意力都會降低。

傾向右脈的人性格外向好動,好作思考計劃,勇於表現自己、卻缺乏情感及藝術方麵的發展。他們的好處是辦事能幹,井井有條,懂得組織他人為自己做事,由於他們能量較多,做起事來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所以能夠有魄力做大事,在現代的社會,這類人往往成為政客、官員等等,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但他們的缺點是往往自我過大,以為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之中,他們隻看見自己,卻看不見他人,於是不惜犧牲他人為自己服務。在小的層麵是去指揮及利用他人、剝削他人,在大的層麵是去侵略和掠奪其它國家。過度右脈的人肝髒往往過熱,於是脾氣暴躁,對他人呼呼喝喝,令別人感到痛苦。

七輪

輪穴這詞來自梵文(Chakra),是一個平常感受不到的微妙能量中心,對應現代醫學裏的自主神經叢(節)。

七輪就是中脈上的七個輪穴,是身體上能量的進出口,一般把七個輪穴稱為七個能量中心。七個輪穴由下而上分別是:根輪、腹輪、臍輪、心輪、喉輪、額輪和頂輪。印度醫學認為,如果某些輪穴堵塞,就會出現相應身心問題和亞健康狀況。

現代醫學發現,這幾個輪的位置其實相應於人體脊柱上的主要神經叢(Plexus),是控製我們身體的樞紐。古代的瑜伽士更確切的描述每個輪的花瓣數,這些數目和該神經叢處的副神經叢(sub-plexus)也相應。

1.根輪(純真輪 Mooladahra Chakra):相應於盤骨神經叢(Pelvic Plexus),生殖腺(性腺),照顧著我們的排泄係統和生殖器官、腿部。

2.腹輪(真知輪 Swadisthana Chakra):對應於主動脈神經叢(Aortic Plexus),腎上腺,它掌管我們的脾髒、胰髒和肝髒下部和下腹部。

3.臍輪(正道輪 Nabhi Chakra / Manipura):對應太陽〔腹腔〕神經叢(Solar Plexus),胰腺、部分肝及脾、胰、腎、胃與部分子宮和中腹部。

4.心輪(仁愛輪 Heart/ Anahata Chakra):相應於心髒神經叢(Cardiac Plexus),胸腺,照顧著我們的心髒及呼吸係統,還有胸部。

5.喉輪(大同輪 Vishuddi Chakra):對應我們的甲狀腺、副甲狀腺、頸、耳、鼻、喉、麵部、牙齒、舌、口、上下顎、眼前部、手部控製和頸部神經叢(Cervical Plexus)。

6.額輪(寬恕輪 Agyna Chakra):對應我們的鬆果腺(pineal gland)及下丘腦、視網膜、視神經叢、視葉。

7.頂輪(自覺輪 Sahasrara:對應我們的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這裏是所有能量中心與三條脈絡會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