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急需人才(1 / 3)

淩晨,軍營裏準時吹響了起床號。原本平靜的軍營裏頓時沸騰了起來,整隊聲,喝令聲,叫罵聲,甚至還傳來皮鞭抽擊肉體的聲音,這一切都交織成一曲軍營進行曲。

楊烈緩步走到中軍轅門前,不須抬眼,滿目都是全副武裝的官兵,他們在各自的長官指揮下,迅速集結在教場中央,等候著主公的號令。

楊烈快步走到點將台上,傳令官一聲令下,官兵們整齊地單膝跪地,叫道:“拜見主公!”

楊烈吩咐免禮後,下令道:“從今日起,每日早起後必須晨跑二個時辰。”抬起右手用力地指向軍營前方的一座小山,高聲叫道:“目標小山,各軍依序出營。”

接令後,軍營裏頓時煙塵四起,幾百名士兵在長官地帶領下,跑步出營,向那座小山衝去。

大約一個多時辰,跑步出去的士兵陸續趕了回來,一個個氣喘如牛,渾身上下大汗淋漓。這也難怪,全副武裝跑出去,鐵人也會受不了。

楊烈端坐在太師椅上,望著疲憊不堪的官兵們,心中有股子說不出來的味道。掉隊的人很多,據楊靈點算,隻回來了大約五十人,剩下的要麼癱在了路上,要麼還在慢跑。

楊烈吩咐道:“傳令開飯,一刻鍾後停止供應早飯,掉隊的都不許吃飯。”楊靈一楞,卻迎麵撞見楊烈淩厲的眼神,當下不敢多言,下去傳令了。

早飯還算不錯,李充的後勤保障做得很好,熱氣騰騰的大白饅頭管夠,插上筷子不倒的稀粥敞開來供應,外加每人一碟帶肉的鹹菜。

五十名士兵圍坐在台下,楊烈坐在台上,他和士兵們吃著同樣的東西。其實楊烈的口腹之欲並不大,一直保持著粗茶淡飯的老傳統,即使在家裏也是如此。

一陣鑼響,傳令官大聲喝道:“放筷,整隊!”士兵們開始列隊,楊烈卻才啃了一個大饅頭,遠未達到吃飽的程度。

“唉,吃飯的速度太慢,老這樣可不成,會餓肚子的。”楊烈一邊自責,一邊望了望黑壓壓一大片的掉隊官兵,吩咐道:“統計好先回來的官兵,待會我有重賞。讓大家先休息半個時辰,然後各按規矩開始操練,我去騎馬了。”

楊烈的命令傳遍了整個教場,那些沒吃成早飯的官兵,感覺羞愧難當,紛紛耷拉著腦袋,悶不吭聲地各回帳中休息。

楊烈歎息一聲,官兵們的機動能力還是太差,不能快速運動的軍隊不是一支好軍隊。當然了,他也明白,練兵的事情隻能循序漸進,萬不可操之過急。

軍營裏的生活是單調的,這段時間以來,楊烈的思想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明顯感覺到自己與士兵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士兵們急需解決的問題,他都有份參與,糧食、服裝、武器、生病等等問題,他都必須及時做出決斷,更加體會到了軍中無小事的真實內涵。

由於他每日坐鎮軍營,形同一種無形的壓力,促使官兵們沒人敢於懈怠,大家都卯足了勁,操練之時都格外地賣力,生怕在主公的麵前丟人現眼。

“越到底層問題越多,事情也越瑣碎,是時候建立一個參謀機構了,我絕不能被這些瑣事捆住手腳!”望著剛剛批過的一遝公文,楊烈甩了甩有些酸痛的胳膊。這一整天以來,他一共處理了十幾份公文,其內容五花八門,令人不勝煩惱。

楊靈的忠誠沒有問題,但能力卻顯得極為不足,小聰明是有的,處理內務也有模有樣,但對於軍務卻是個門外漢,不足以勝任參讚一職。

本來宗柴雲是最佳的人選,隻是楊烈出於防止武將獨大的戒備心理,安排他帶著金銀財寶去了北方買馬。

李充是忠實可靠的好幫手,但他既要經營海外貿易,又要負責行政事務,還要保證軍隊的後勤補給,累得夠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楊烈發現自己身邊的人才還是太少,他決心在全流求範圍內尋找適合的人才,以彌補日常的不足。

牛皋,對,就是牛皋,我怎麼把他給忘記了呢?既然能做嶽家軍的副統帥,肯定具有過人的本事,否則以嶽飛的性格,絕不可能重用他。

楊烈心中大定,輕聲喚道:“傳牛皋……”

牛皋聽說主公召喚,絲毫不敢怠慢,飛快地跑到中軍轅門口。近衛軍驗過軍令後,將牛皋帶到一頂偏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