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高麗啟釁(1 / 2)

“舉槍。”在伍長的命令下,麵對著一排巨石,十一名士兵紛紛舉起了手裏的長槍,用盡吃奶的勁頭,刺了過去。

“哧……”槍頭惡狠狠地紮在石頭上,火花四濺,就象電線斷裂後,綻放出來的電光一樣,震懾人心。

虎嘯軍士兵的主要近距離攻擊武器是長槍,其長度達到了驚人的二丈五。三麵開刃的槍頭上有三道深長的血槽,其後端為四尺長的一段鐵杆,以防止它被敵人的砍刀或戰斧砍斷。

根據長槍兵操典,在方陣的正麵必須形成一道由六至十排長槍兵組成的密集長槍屏障。麵對這種密集陣式,普通步兵幾乎沒有突破的可能性。

槍兵的規定突擊的標準動作是,手持長槍稍高於肩部一尺的距離,槍頭微微向下,然後猛刺下去。采取這樣的姿勢,可以得到極大的向下插刺的力量,他們主要依靠兵器的強大衝擊力,來打擊敵人。

這種進攻方式對敵人來說,要想不受任何傷害把矛頭擋向上方極為困難,而且不因槍柄後坐的力量而可能傷及身後的士兵。

防禦時,頭排士兵將槍柄支在地上,柄端頂住右腳,稍往上一點則靠近左腿膝部,左手前伸握住矛杆,矛頭與胸高相平。後麵二排的士兵則保持著進攻的姿勢,五排以後的士兵則將長矛直立於地,隨時準備走向前去替補倒下士兵的位置。

長槍兵全部的頭盔設計得很有特色,作戰時,士兵們隻需要拉下盔上可以活動的鐵罩,整個臉部都被保護得很嚴實。

這是楊烈別出心裁的傑作,他安排工匠們仿造西歐騎士頭盔,精心鍛造而成,防禦能力極強。花榮親自出馬,在五十步開外,拚盡全力的一箭,頭盔才被射穿。

花榮在射箭上的天賦,楊烈知之甚詳,如果敵人已經進攻到了五十步的距離,根本沒有機會拉弓放箭。

長槍兵幾乎被武裝到了牙齒,身體的前半部分穿著,由久負盛名的大唐“明光鎧”改製而成的半副“玄甲鎧”。

玄甲鎧統一為黑色,鎧甲的形製為:前胸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大型圓甲板,心髒的中心部位鑄有一塊小型圓甲片,是特意加上去的一層重甲。甲帶由頸下縱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後,然後再束到腹部。兩肩的披膊有兩層,上層作虎頭狀,虎頭中吐露出下層金緣的綠色披膊。腰帶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護大腿,小腿上也有保護層,稱為“吊腿”。

勞動人民確實很有智慧,楊烈不過提出了一點想法,工匠們隻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就仿造出了明光鎧。緊接著,又發明了這種“玄甲步兵鎧”。

作為主要的護體武器,這種鐵甲的製造是相當耗費工時的。楊烈每天都要跑到兵器所去轉幾圈,基本工序已經可以倒背如流:首先將鐵製成甲片;之後打劄、粗磨、穿孔、錯穴、並裁劄、錯棱(左邊應為“禾”)、精磨。

甲片加工完畢後,用皮革條編綴成甲,裏麵還要掛襯裏,防止磨損皮膚。

一組二十名工匠,製造半副鐵甲,需要大約三至五天時間。修理這半副盔甲,也需要十名工匠,半天的時間。

因為是流水線作業,所以流求兵器所製造鎧甲的速度遠遠快於唐朝的工匠。除了長槍外,虎嘯軍士兵的主要輔助兵器是戟斧和陌刀。

虎嘯軍的製式戟斧,長約一丈二尺,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攻擊兵器。戟斧頂端和長槍一樣,特殊之處是,頂部聯裝了一把鋒利的斧頭和一把彎月型鉤刀。

戟斧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針對馬上的騎兵,其殺傷能力遠遠勝過長槍和陌刀。

當長槍兵減弱了騎兵的衝擊速度之時,戟斧手奮力劈刺之下,能迅速穿透敵人的頭盔,砍斷騎兵的刀鋒,甚至可以將騎兵鉤下馬來,至於擊倒馬匹就根本不在話下。

盡管唐代以後戟這種兵器就推出了戰場,但改製過的戟斧卻具有良好的對付騎兵和步兵的殺傷能力,用於擴大長槍兵衝刺出來戰果,簡直沒有話可講。

所以,楊烈斷然決定將它作為輔助兵器,將來殺金狗時,肯定用得著。

——————————————————————————-

“主公,宗柴雲在轅門外求見。”楊烈正在批閱後勤的公文,花榮悄然走到身邊,小聲稟報道。

“哦……咱們的駿馬回來了……”楊烈一陣大喜,依照宗柴雲的性格,他若是沒有搞到大批良馬,是絕對無臉回來見他的。

“主公,臣不辱使命……”宗柴雲伏地行禮。

“平鬆,幾十萬兩銀子這麼快就花光了?”楊烈開著玩笑離開了書案,幾步走過去,一把扶起宗柴雲,憐惜道:“你受委屈了。”

宗柴雲抬起頭,望見楊烈的眼裏閃著霧氣,悲從中來,不禁伏地放聲大哭,大聲叫道:“主公,臣險些就回不來了。”

“什麼?”楊烈麵色一沉,一把抓住宗柴雲的右臂,劈頭就問:“怎麼回事?”

宗柴雲收住淚,咬牙切齒地說:“是那些該死的高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