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享受生活(8)(2 / 3)

小姑娘和老人的動作比較慢,曼懷瑞聽到小姑娘說:“爺爺,給你千斤頂,小心點兒。”老人回答道:“嗯,沒事。”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車終於修好了,祖孫倆站到了車窗前。小姑娘仰著臉笑嘻嘻地看著曼懷瑞,老人則衝他揮揮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太謝謝你們了!”曼懷瑞搖下車窗。老人搖搖頭:“不用謝。孩子說你的腿有毛病,不方便。我們很樂意幫助你,我想你如果碰到這樣的事,也會這麼做的。”老人的語調中飽含著一種幸福感。

曼懷瑞從窗口遞出五美元鈔票。老人無動於衷,小姑娘靠近車窗輕聲對他說:“我爺爺是盲人,他看不見。”

接下來的時間似乎凝固了,曼懷瑞的手停在了半空。

祖孫倆向曼懷瑞道了晚安轉身回家去了。曼懷瑞不知道在車裏坐了多久。深深的自責刺痛了他的心: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和一個幼小的女孩兒,冒雨給自己修車,而自己卻在車裏舒服地接受這一切……

曼懷瑞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從那以後,他不再為兩條有殘疾的腿而自卑,而是常常主動地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他從老人和小姑娘的身上體會到了付出的幸福。

付出的幸福感來自內心深處,它是一種不圖回報,給他人帶來快樂後,再折射回自身的一種高尚情懷。

在一個傍晚,因為鹽用光了,而菜還沒炒完,彎彎就到樓下的食雜店去買鹽。誰知剛進店門,店主老劉就鬆了口氣似的說她來得正好。原來,站在邊上的女孩兒是啞巴,想叫他幫著打公用電話,而他要照料生意。她這才發現櫃台邊上站著一個清秀的女孩兒,眼裏滿是期待。

她接過筆寫道:“好吧,你寫我說。”女孩兒感激地對彎彎笑了笑,開始寫上她要說的話。彎彎開始撥號,接電話的是個男人。她愣了一下,女孩兒要找的明明是個女孩兒。對方解釋說,他也是幫著接電話的,他那邊的也是個啞巴女孩兒。於是,他們這兩個不相幹的人充當了傳話筒,在兩邊喊來喊去。

她說,她想念一起去吃米粉的時候。她說,她幫她織了一條圍巾,要寄過去。她說,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去,請幫她多看看父母。她說,收到了寄來的相片,胖了點兒呢……

打完電話,女孩兒露出快樂的笑容,她寫給彎彎說,電話那頭是她最好的朋友,約好這個時間打電話,這樣堅持了好多年。最後寫給彎彎的兩個字是“謝謝”,還畫上了一個小小的心。她撕下小紙片兒放到她手裏,然後付錢離開了,很快消失在黃昏的街道上。

那兩個女孩兒雖不能開口說話,可仍然堅持通過別人的傳話告訴對方,她在惦念著她。友情同樣需要一份用心的經營,她們是人群中一對幸福的朋友,而彎彎無意中分享到了這份幸福。

這種無意之中蘊涵的簡單不也是一種幸福嗎?這時候,複雜就好比一捆繩子,既綁住了自己的手腳,也綁住了幸福。因為簡單,可以省去許多麻煩和煩惱,本身就是幸福;因為簡單,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更多更廣的歡樂,成就幸福;因為簡單,可以步履輕盈,保留一種輕鬆、平靜的心態輕裝上陣,快意人生,成就幸福;因為簡單,在生命即將重新輪回的時候,也可以因為沒有浪費時間、虛擲光陰而最後一次品味幸福。而這種簡單的真諦恰恰就在於不求回報地付出。是的,付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讓你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和辛酸,比上等的麻醉藥還要好上很多倍。它可以讓你不經意間感受到輕鬆的心情、溫暖的情感,誰能說它們不是珍貴的呢?

25.腳踏實地地生活

腳踏實地,不是實用主義。腳踏實地,是麵對現實的積極態度,是敢於正視現實、追求理想的基礎與前提。空中樓閣是不存在的,腳踏實地,才是創業者真實的軌跡。一位哲人說過:“好高騖遠會導致盲目行事,腳踏實地則容易成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