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可以暢所欲言,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事。但有的時候,我們必須閉緊嘴巴,委婉一下,或者“虛偽一下”,這是社交必需的。如果你唯恐你的人際關係不夠糟糕,那請你暢所欲言吧。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為人直爽,雖然對任何人都沒有壞心,但卻處處得罪人。雖然他們說的話都是正確的,卻總不能輕易為人接受。對,我們見到的這種人就是那種不會讚同別人的人。雖然我們知道有些人的觀點並不正確,但是誰也不願意被否定,即使這個人胸懷寬廣。所以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人際關係更融洽,就一定要學會認同別人,即使對方的觀點並不一定正確,你心裏並不認同,但試著去“違心”地說一句“確實如此,你說的很對”,這並不會帶來任何不利,反而會讓你在和他人建立關係時容易得多。既然如此,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劉凱八年前隻是一家小外貿公司的職員,後來自己創業開公司。現在的他有幾百萬資產,比最初自己幹過的那家小外貿公司的老板還要成功。但他一直將這家小外貿公司的老板當做恩師對待。
原來劉凱剛進入外貿公司那會兒,雖然業務能力很突出,但是和同事的關係卻很糟糕,究其原因,就在於他總愛“明目張膽”地反對別人,每次總弄得同事下不來台。有一次,他和一位同事共同做一個項目,兩人完成策劃案後,一起到老板辦公司報告。劉凱報告完後,老板讓那位同事作點評。這位同事笑著對老板說:“我覺得劉凱的方案很好,很對,確實應該那麼做。”
而劉凱聽完對方的方案後,老板讓他作點評,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對對方一頓指正,說這裏不行,那裏行不通。雖然最後也說了幾點可取之處,但卻讓對方很沒麵子。
報告完後,雖然兩個人都沒說什麼,但是老板卻看出了這名同事已經對劉凱很不滿。這件事也讓他看出劉凱雖然有才,但卻不會做人,尤其是不會讚同別人。他喜歡劉凱的直爽,這就像他年輕的時候,敢想、敢說、敢做,但也為此惹下了不少煩惱。
於是老板留下了劉凱,告訴了他一句影響他一生事業的話:“要學會讚同別人,不管對方是對是錯,先想想對方的可取之處,即使對方的工作完全是錯的,但對方的行為最起碼是可取的。所以在讚同別人之前,我們沒有資格先批評別人,要試著對所有人說一句‘的確如此,你說得很對’,這是對對方最起碼的尊重。”
從那之後,劉凱變了,無論他隻是一個小職員,還是後來做經理,再到後來做老板,他都沒有忘記貿易公司老板說的那句話,一直奉行,而這也是劉凱後來事業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
是的,生活中和人相處,工作中與同事共事,我們都應該學會讚同別人,即使對方的觀點並不能讓我們認同,但我們也應試著對對方說一句“的確如此,你說得很對”。這不僅是對對方的讚同,更是對對方的尊重,是對對方勞動成功的尊重。這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幫媽媽把即將放進煤爐裏的煤球搬到了外麵,雖然違背了媽媽最初的意願,做得完全不正確,但卻因為出發點是幫助媽媽,所以得到了媽媽的誇讚。我們讚同別人,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認同了對方的方案、方法,這隻是對對方應有的尊重。
即使別人的做法並不能讓你認同,也要學會對對方讚同地說一句:“的確如此,你說得很對。”這樣才能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否則隻會引起更多的矛盾。除非到萬不得已,否則不要總是否定、再否定。在任何人眼中你都不會是權威,那麼你就沒有權利去否定別人,即使你是高高在上的領導,也隻能說明你的地位問題,而不能完全代表你就對人有完全的否定權。所以如果不想引起人心理的不認同,那麼就要先學會認同別人。
學會讚同別人,即使你的心裏不認同,因為這句“的確如此,你說得很對”,將是你人際關係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