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保持清醒,讓成功成為習慣(2)(2 / 3)

愛迪生的成就令世人欽佩,但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麵對挫折的勇氣。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困難、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擊。麵對這些,你可以傷心,你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放棄,不能喪失麵對它、戰勝它的勇氣!

雖然屢遭挫折,卻能夠堅強地挺住,並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對於逆境和困難,我們應該對其心存感激而不是抱怨,不經曆風雨,如何見彩虹,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絕境,就多一次機遇。巴爾紮克說:“困難,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對於成功者來說,困難僅僅是一段距離、一個門檻和一次洗禮,同樣也是一次轉折、一次醒悟和升華。勇敢地去麵對困難,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困難,這才是成功之道。做人要有麵對逆境的勇氣,更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念。堅強者的心中永遠會有這樣一個信念:隻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努力地為成功尋找方法,而克服逆境的最好方法就是:戰勝它,戰勝它,戰勝它。

在成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考驗。身處困境,你應該做的不是詛咒和抱怨,你需要做的是堅持住,想方設法地解決困難和問題,你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讓自己離成功更近一點。

心·靈·指·南

困難和挫折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如果你認為一生中也不會遇到困難,那麼隻能證明你正走在困難的路上。如果你已經遇到了困難,那麼就證明你已經得到了上帝的垂愛,將獲得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隻有麵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它,你才會突破逆境,走向成功。

不同方法決定了解決問題的不同結果。如果一遇到問題就立即發出“怎麼可能”的疑問,就說明你已經從內心放棄了努力。但是,如果當你遇到問題時立即想到的是“怎樣才能”,並積極地尋找解決的方法,那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困難是一個固化的現實擺在你的麵前,不同的心態,在麵對困難時,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是不同的。當接手一項比較大的任務或者遇到一件難辦的事情,很多人都是選擇向難題妥協,“不可能,我怎麼能夠辦到?”“太難了,沒有人能夠完成的。”你這樣想,於是你退縮了。而有的人卻是這樣想的:“事情是難了點,但是隻要想辦法,一定可以解決的。”“事情很難嗎?不,還是有可能的!”於是他努力地去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功夫不負苦心人,難題迎刃而解,“不可能”變成了“不,可能!”

因此,不管再大的困難,隻要你不示弱,是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如果有一個隻有19歲的窮大學生告訴你,他要憑自己的能力在一年之內賺到100萬美元,你會相信嗎?可能很多人會笑著搖頭,說:“這怎麼可能,絕不可能!”但是就是這個大多數人認為“絕不可能”的事情,卻有人真的做到了。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孫正義在美國留學時,隻是一個個子矮小的窮學生,但是他卻在自己19歲時製定了50年的人生規劃,其中的一條,那就是要在40歲前至少賺到10億美元。而第一步就是要在一年內賺夠自己的第一桶金——100萬美元。

那麼,他是如何利用智慧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的呢?

當時的孫正義,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窮光蛋”,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解決不了。但是在他心中卻有著偉大的目標和夢想,他覺得隻要自己努力,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迫於生計,他也曾想過到快餐店打工,但又覺得這與自己的夢想差距太大。左思右想之後,他決定向鬆下學習,通過創造發明賺錢。於是,他逼迫自己不斷想各種點子。一段時期內,光他設想的各種發明和點子,就記錄了整整250頁紙。

最後,他選擇其中一種。他覺得製作一種“多國語言翻譯機”,肯定會產生很大效益。但這時問題馬上來了:他不是工程師,根本不懂得怎麼組裝機子。於是,他向很多小型電腦領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請教,向他們講述自己的構想,請求他們的幫助。

雖然大多數教授拒絕了他,但最終還是有一位叫摩薩的教授答應幫助他,並為此成立了一個設計小組。而且沒有一分錢的孫正義,憑著自己的這個好點子,爭得了一些教授們的投資,他們簽訂合同,等到這項技術銷售出去後,再給他們研究費用。

結果這一產品研發出來後,被一家大公司看好,並高價買斷,使得孫正義很快就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願望,順利地賺到了100萬美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將思維聚焦在“怎麼可能”的懷疑上,那他的潛能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製,最終把原本有可能實現的東西扼殺在搖籃之中;如果我們能夠將智慧聚焦在“怎麼才能”的探索上,讓我們的腦力機器積極地開動起來,則會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從而改寫曆史,改變命運。

當你遇到一個難題的時候,不要想都不想就說“不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因為人們從一開始就否定自己而最終成為自己的遺憾的。我們應該學會打開僵局,凡事多以積極的眼光對待,當你認為真的有可能的時候,眼前的一切就會變得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