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年輕人走到了頭,哲人問有什麼感覺。年輕人說:“越來越覺得沉重。”哲人說:“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道理。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覺。”
年輕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嗎?”
哲人問他:“那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撿了些什麼呢?有沒有一些東西是完全可以放下的呢?”
年輕人想了想說:“有工作、愛情、家庭、友誼,這些是生命必需的,還有一些,如豪華的別墅、高級的跑車、羨煞旁人的名利、高高在上的地位,為了這些我一直在奮鬥,可依然沒有得到,我想該放下了。沒有它們,我依然可以過得很好。
哲人笑著說:“那你把那些不必要追求的,不屬於自己的石塊取出來再感覺一下。”
年輕人斟酌了一番,取出了大半簍可以放下的東西,背上以後輕鬆多了,於是他頓時明白了如何化解沉重的生活。他謝過哲人,愉快地離開了。
如果你理解能放下的真諦,就能夠減輕許多負擔,讓自己從容麵對生活了。
“放下”不是不求上進,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優質,懂得放下的人才最終會成為生活的強者;而整日忙碌不休,拚命地占有的人,收獲的往往隻是焦慮和疲憊。
現實生活中有著太多的誘惑,如果我們什麼都想擁有,什麼都背在自己肩上不肯放下,那麼隻會增加我們的煩惱和負擔,而不是獲得更多的幸福。學會放下,及時地放下,我們才有更多的力氣去背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小和尚第一次跟著老和尚下山。小和尚很聰慧,是老和尚的得意弟子,自信可以不受紅塵俗世的沾染,一路上心裏很平靜。
徒步走到半山腰,遇到一條小河,前夜山上暴雨,衝垮了河上的獨木橋。有一個美麗的少婦正焦慮不安地在河邊徘徊,想要過河卻不敢趟水。看到師徒二人,立刻發出了求助。
小和尚不敢多做停留,看也沒敢多看一眼,慌忙自顧自地脫掉鞋襪,徑直趟過河去。回頭看老和尚,隻見老和尚二話沒說,背起那少婦正朝岸邊走來。小和尚很納悶,為什麼師傅平日教導自己不近女色,今日卻……行至山下,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向老和尚說出了心中的疑問。老和尚答曰:我把她背過河就已經放下了,你卻一直把她背下山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不該執著的事情太過執著隻是自尋煩惱。該放下時就要及時地放下,人生何必太執著,當你苦苦追尋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久不如願時,當你奢望一份豐功偉績而屢屢失敗時,當你為生活中的利益得失而斤斤計較時,何不放下執著,調整一下自己的方向,或許就會柳暗花明,眼前一片光明。我們要有自己的追求,卻不能讓追求變成自己的負擔,學會放下心中的固執,我們的日子才會更加輕鬆。
在一座著名的道觀裏,住著一位非常有道行的靜修道長。他每天都要在傍晚6時去喂他的狗。他的狗的名字很奇怪,叫做“放下”。每到日落時分,靜修道長就為“放下”送飯了,嘴裏還一邊呼喚著:“放下!放下!”
小弟子們覺得很奇怪,就問道長:“為什麼要給狗起這個奇怪的名字,人家的狗都叫阿黃、來福什麼的,為什麼您的狗叫‘放下’?”靜修道長不語,讓他們自己去悟。小弟子們就觀察老道長,終於發現:每天當道長喂完狗後,就不再讀經學道了,而是自己到院中打打太極拳、看看日落之類的事情,總之是閑暇地享受生活。小弟子們來到老道長麵前,訴說了他們觀察的收獲,老道長微笑地點點頭說:“你們終於明白了。其實我在叫狗的時候,也是叫自己‘放下’,讓自己放下許多事情。因為人們不可能在一天內做完所有的事情,你隻要將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已經很好了。”
生命需要豁達,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必要為了一些沒有實現的夢想和目標耿耿於懷,依舊疲於奔命,把每一個日子都過得十分匆忙,這樣往往會得不償失,讓自己在超負荷的工作中,使身體和健康嚴重受挫。學會放下該放下的,放下權力的角逐,放下利益的爭奪,放下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使整個身心沉浸在輕鬆悠閑的寧靜淡泊之中,讓生命從此多一份從容與灑脫。放下是一種大度,放下是一種徹悟,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並不意味著放棄,而是暫時的緩解。當學會放下,輕裝上路,生活也許就在我們放下某些東西的同時,已經悄然改變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