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說:“這就是我們蜜蜂與你們蝴蝶的區別。你們不采蜜還可以跳舞,我們不采蜜還能做什麼呢?這是毫無辦法的事情。”
也許蜜蜂的勤勞是世界上任何生物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但是它們卻又是世界上最悲哀的生物之一,它們一生隻重複著一件事情,很多時候它們並不知道自己這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因此,我們不能學蜜蜂,隻知道不停地忙碌,卻不知道讓自己停下來休息一會。人生需要的不僅僅是學會工作,還應該學會思考和享受,生命不能夠走極端。
忙碌不是我們的唯一習性。即使忙碌,也要考慮是不是值得,是不是能夠換回自己想要的回報,既不能因為貪欲而不自量力,也不能因為膽怯而放棄機會,否則就會陷入毫無意義的忙碌的陷阱之中。每天的生活我們不僅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還應該知道自己為什麼那樣去做。
人們應該學會改變自己,不要重蹈蜜蜂的覆轍。在喧囂的環境中能夠保持內心的悠閑,生活不是馬不停蹄地奔跑,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來享受現有的財富和名譽,這樣才會使忙碌變得有價值。
心·靈·指·南
生活的表象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越忙越有安全感,好像隻有忙碌才代表成功,代表有意義,而停歇和緩慢則是一種退步。這是促使人們內心急躁和惶恐的根本原因,也是無法接受慢節奏的心理阻礙。其實生活不僅需要快,同樣也需要慢,慢是為了更快,讓心靈不再急躁,生活也就不會那麼疲憊。
災難的發生是突如其來的,而且對人們心理的打擊是十分嚴重的,如果我們不能沉著冷靜地應對,就可能受到更大的傷害。因此,隻有避免慌亂,鎮靜處置,才會有效地保護自己,脫離險境。
在任何環境、任何情形之下,我們都應該努力保持鎮靜。因為,一旦我們變得慌張和忙亂,就無法對事情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就可能導致我們產生錯誤的認識或者作出不理智的決定,最終導致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在危難時刻,保持鎮靜、不慌亂,是十分必要的。
當然,當遭遇危險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驚慌,這是正常的。關鍵是在驚慌之餘,我們必須要鎮定下來,勇敢地麵對現狀,以清醒、理智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趨利避害、化險為夷。
有一個遊客去外國旅遊,在經過隧道路口的時候,以為這個地方的交通警察管不到,於是大著膽子穿過去了。這時,他發現一名警察在不遠處慢慢地跟隨著,卻沒有上前製止。他心裏想:嘿,那說明他不在意。於是他自在而悠閑地走了過去,結果當他走到對麵時,警察迅速上前對他說:“先生,對不起。你違反了交通規則,請接受處罰。”
他很奇怪,就問:“既然你知道我違反了交通規則,而為什麼當時不阻止我?”警察溫和地說;“那是因為,我怕大聲製止你,你會驚慌失措。而你正在穿行隧道,列車隨時會開過來,那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請你以後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遊客嚇出了一身冷汗,卻對警察萬分感激。從此,他再也不敢違反交通規則了。
鎮靜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它直接影響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麵臨危險的時候,隻有保持鎮靜,不慌亂無措,才會從容地渡過難關。其實,有時候,災難之後,之所以損失慘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人們不夠冷靜,做事慌張,導致行為錯誤,最終使自己受到傷害。
一次,某地區發生了一次小的地震,地震並沒有造成樓房的倒塌,但是卻有200多人喪生。事後,事故調查發現,造成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人們慌亂之中跳樓致死和踩踏致死。本次地震屬於無破壞性的有感地震,人們隻是感覺房屋的晃動,就慌張不已,不知道往哪裏躲藏,甚至不少人開始大喊大叫,有的人害怕樓房倒塌,想都不想就直接從窗戶跳了出去,結果摔成重傷,樓層高的,直接喪命。還有一部分人過於恐慌,急於逃命,在人群中亂衝亂撞,結果因為人多慌亂,不少人被踩踏致死。但是大多數人能夠冷靜地麵對這種突發狀況,根據狀況判斷地震的強度並不大,不必要慌張逃跑,而是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起來,結果沒有受到傷害。
不管麵對什麼樣的情況,保持鎮靜是十分重要的。災難麵前,很多時候隻要判斷準確、方法得當、有序逃離,是完全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死亡的。例如,在地震中,不少無辜者並不是因為房屋的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致死,而是由於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也是因為人們不夠冷靜,過於慌張造成的。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積極保護自己,等待救援。
一般來說,發生地震時,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鍾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及時地做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樓,不能奪窗而逃,而應保持鎮靜就地避震。因為地震會導致窗戶扭曲,不宜打開;另外,如果樓層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樓頂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