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平和靜謐,選好幸福參照係(2)(3 / 3)

於是他漸漸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不但接受了自己患有癌症這個事實,而且還堅信自己能夠活得很好。他的心態因此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他一邊與病魔搏鬥,一邊還在努力地去救治別人。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這位醫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自己的明天依然這樣美好。”

對生活,我們不僅要抱有樂觀的態度,更要善於看見被苦難遮擋住的希望,把自己的心扉打開,讓陽光走進心房。抬頭遙望遠方,總能發現可以激發你的希望的光芒。不要讓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遮住我們的眼睛,使自己看不清未來的方向。不管多大的風雨,我們都要心存美好的向往,讓堅定的信念支撐我們張開生活的翅膀,在理想的高空中進取和飛翔。

心中始終都懷著美好的希望,你就擁有了更多前行的力量。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積極努力、認知踏實,你的願望就會更靠近實現的那一天。希望就是人生路上指引你前行的力量,無論何時心中都要懷有一份希望。這種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可以使你在意識裏淡化這種眼前的挫折與痛苦,積蓄一份穿越它、戰勝它的力量。

心·靈·指·南

永遠沒有人力可以擊退一個堅毅的希望。羅素告訴我們:“希望是堅韌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黑夜無論多麼漫長,白晝也終將會到來,我們需要提前看見白晝的光明,讓自己的前進更有力量。

貝多芬說:“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挫折和磨難是我們成長的財富,晉升的階梯。強者隻會迎難而上,懦夫卻總是半途而廢。做人不能自暴自棄,放棄希望就永遠不會再有希望。

人生如同走山路,有起有伏,有時你會爬上山頂,有時又會落到低穀,然而起伏不定的人生卻是不斷向前,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完美的人生並不是一條直線,生命因為有著豐富的經曆才變得精彩,失敗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如果隻有成功,沒有失敗,那麼人生也會減少許多滋味。

獲得成功,我們喜悅,我們振奮,我們要更加奮發圖強;遭受失敗,我們難過,我們反思,我們要更加堅強地麵對。人們難免遭受失敗的打擊,麵對失敗,唉聲歎氣、怨天尤人,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接受失敗,調整心情,讓自己盡快走出低穀,更好地去麵對明天,才是最好的選擇。

彼德想試著做點小生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於是把多年的積蓄拿出來,在一條商業街上開了一間雜貨店。苦心經營了兩年,結果卻沒有像他想象得那樣獲得盈利,不但把全部的積蓄都賠了,還欠了很大一筆債。最後實在支撐不下去了,他的雜貨店終於關門了。

遭受失敗的彼德感覺自己遭受了重大的打擊,他準備收拾東西回老家去,隨便找份工作混日子。他灰心喪氣地走在路上,毫無生氣可言,他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念和鬥誌,決定屈服於生活,不再奮鬥。

這時,彼德突然看見一個沒有腿的人坐著輪椅迎麵而來。他與這個殘疾人視線相對,但是卻絲毫看不出殘疾人眼中有任何的悲苦和失望,反而洋溢著一臉的笑容。殘疾人微笑著向他打了個招呼:“早上好,先生!天氣很好,不是嗎?”

彼德覺得殘疾人的聲音是那麼富有感染力,精神飽滿、富於熱情,根本就不像一個有身體缺陷的人。於是彼德受其感染,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心想:殘疾人沒有腿都能如此充滿希望地麵對生活,而自己遭受一點小小的失敗,賠了一些錢,但是身體卻很健全,就這樣自暴自棄,放棄希望,實在是不應該啊。

於是彼德放棄了回家的念頭,向銀行貸了款,重新開起了自己的雜貨店,並且生意越做越紅火。

自暴自棄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時刻都在上演成功與失敗,有成功就有失敗,既然渴望成功,那就必須直麵失敗。失敗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和損失,更多的是經驗和堅強。因此,即使遭受重大失敗和挫折,也不要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不幸的人是對生活失去希望,對自己失去希望的人。

失敗孕育著成功。即使是在人生的最低穀,我們也應該看見希望。俗話說:“黑夜過去是黎明”,有太陽總有晨曦顯露的時候,有希望也就總會有成功的時刻。把失敗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勝利的前奏,就能在跌倒之後重新爬起來滿懷信心地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