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龍出淵】第四十三章亞聖(1 / 2)

第四十三章 亞聖

古丘皇宮,樞密院,古典,有沉香。

古丘皇帝古無道是個胸懷廣闊之人,他招攬天下人才,不管品相和性格,有才即能為官,否則他也不能讓曾經坑過降卒的葉梧桐當正一品的太師。古無道高八尺有餘,長相魁偉,重瞳,紫髯。不似江南書生的孱弱,古無道少年之時隨先皇在軍伍之中待過一段時間,且是在古丘戰力第一的“北府軍”中,並斬下三十七顆蠻夷人頭。

此時的古無道著九龍袍,坐在桌案之前,案上擺著幾摞軍機奏折,他用朱砂筆一本一本的批示,神態淡然中帶著嚴肅。

一個黑袍長袖的大太監畢恭畢敬的站在他身後,為他接著折子,他彎著腰,麵白無須,臉上抹著胭脂粉。不是所有的太監都能抹胭脂的,事實上,整個古丘皇宮能用胭脂的太監隻有一個,總管大宦官高衍。

除了高衍,房間裏還有三個人。兩人著錦雞補子服,一人著華衣常服。

著白邊錦雞補子服的兩位,一位五短身材,左眼有舊疾,睜不開,胖臉,無脖子,臉上總是堆著笑意,他叫鄧羌,吏部尚書。另一位則跟鄧羌是雲泥之別,他黑眉,眸中閃著金輝,體格均勻,胡子有序,美男子之風,錦雞補子服是金邊的,門下省令,鍾元常。

著華衣常服的老者閉著眼睛,老神在在,長鬢,眉眼如利器。

古無道批示完手中的最後一份折子,抬起頭,麵露微笑的望著三人,他道:“三位大人都是國之棟梁,不必拘禮,既然不在金殿之上,朕與三人大人皆是棋友,以朋友相稱也無不可。”

已經參加過無數次這種“小朝會”的三個古丘實權大臣都不敢怠慢,齊聲道:“聖上謬讚,微臣三人不敢冒犯。”

古無道不以為意,隨口道:“古丘最近興修水利,秦嶺,兩淮,靈武府,滎陽府,南北大都護府,都開通了運河水渠,隻要劍南道兩路並進,不到後年,我古丘的南北水路再無阻礙,必當交通便利,商業繁盛。今日,朕沒讓工部師大人過來,諸位想必也是知曉原因的。”說罷,他臉上的笑意更甚。

禮部尚書鄧羌跟工部的師心藍是損友,他趕緊道:“若是讓師大人知道了,恐怕聖上又要少幾樣珍貴的寶貝了。”

師心藍有個癖好,他喜歡搜集珍寶,尤其是皇宮裏的貢品,這些年他憑借在水利和工程上的建樹,已經向古無道要了百件珍寶了,其中還有古無道最喜歡的藍田血玉觀音和玲瓏珊瑚手鐲。

古無道無奈道:“你呀你,總喜歡說戳朕心窩子的話。鄧大人,你此次回去千萬別告訴師心藍,最近朕得了一套瑰玉棋盤,否則以這老小子的性子,怕是明天朝會,又要跟朕耍寶了。”

鄧羌會意,說道:“聖上的吩咐,臣定然謹記。”

揣度聖意的本事,做官做到這樣的高度,鄧羌自然不差。作為一國之君,有卓越功勳的大臣問他討要幾件無傷大雅的寶貝,古無道不會舍不得。既然他已經說出了“瑰玉棋盤”,顯然是要讓師心藍知道的。不過,天子的話不能違背,不然即使古無道不介意,也難免心生芥蒂,因此鄧羌要做的是,既讓師心藍知道瑰玉棋盤的事,又不能親口說出,這十分考驗一個臣子的能力,但之於鄧羌來說,並不難。

古無道又漫不經心的道:“鄧大人,二月二佛典之事,你們吏部處理得如何了?”

而他此話一出,門下省令鍾元常神色複雜,老神在在的華衣常服老者則睜開了眸子,他眸光裏隱約有殺氣。敢在皇帝身邊露出殺氣,他的身份定然非常不簡單。古無道身後的總管大宦官高衍微微側身,恰好擋住了這股淡淡的殺氣。

鄧羌的態度變得認真,說道:“經過吏部的再三考慮和審核,古丘洪武三十一年能納入佛典的佛門正統總共有八個,分別是玄光寺,韋陀廟,大昭明寺,普陀聖寺,南海觀音廟,金鼎寺,清淨寺以及寒山寺。記錄在案的佛堂有五十六個,有迦葉堂,爛柯祠......”鄧羌手中無折子文書,卻能把所有的寺廟佛祠彙報得清清楚楚,一個不落。

在鄧羌說完以後,場麵突然靜謐,鴉雀無聲。要是有不曾經曆過官場沉浮的大臣在此,必然嚇破了膽子。然而鄧羌三人不會,他們耐心的靜候古無道的聖旨。

許久,古無道輕輕的歎了口氣,問道:“浮屠仁祠怎麼不在此列?”

鄧羌答道:“浮屠仁祠規製太小,整個祠堂加起來不到十五人,加上他們鮮少有佛門教義流傳,因此微臣鬥膽,此次劃去了浮屠仁祠的名號。”

華衣常服的老者冷笑,鍾元常皺眉。

古無道似是在猶豫,目視華衣常服的老者,說道:“太師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