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幼鱗
懸空山,玄光寺,天上白雲繾綣。
威德明王,晉深大師,他執掌玄光寺戒律,素來以嚴厲著稱,他的白須白眉在空中飄蕩,掌中蘊含著殺人的力量。晉深大師是破了“殺”戒之人,他認為佛門所謂的“不殺”其實是“殺”的最高境界,隻有殺到極致,方能以“不殺”教化眾人。他的某些佛家言論也一直是飽受世人詬病的,比如因果滅世論,禪定論之流。
“不道,貧僧既來,殺你,彈指間。”晉深大師手作“卍”字,大地起波瀾。北海海水泛起滔天的大浪,不斷的打擊在懸空山之腳。
不道禪師握住自己脖子上的白骨佛珠,而此舉動更是堅定了晉深大師的殺心。不道禪師手一扯,白骨佛珠浮在他麵前,鬼氣森森,卻又夾雜著無上的佛光。此十八顆佛珠來源於五禪道山的白骨佛殿,凝聚了一百零八位上世大德的畢生修為。不道禪師雖然學的是五禪道法,然而他真正厲害的是將五禪道之法融合在了白骨佛珠中,動的是輪回因果之力。
晉深大師一掌打出,整個懸空山已在搖晃,雖晃而不倒。
一座大山從晉深大師的掌中飛出,這是傳說中佛門至高無上的須彌山。須彌山乃天地最沉重之山,以須彌山納入芥子,化作掌法,正是玄光寺十六絕技之一的須彌山掌法。大山壓了過來,遮天蔽日,砸向了不道禪師。
不道禪師十八顆白骨佛珠合在一起,一個碩大的佛頭骷髏顯現,佛頭口裏念著晦澀的經文,道道金光從他的口裏冒出。經文的每一個字皆是一位佛門先人的佛氣,佛氣如煙火般在須彌山的周圍炸開。最後兩條金色經文鏈纏繞在山體之上,不停的旋轉,繼而猛烈收縮,須彌山竟在變小。
晉深大師麵露淡然之色,又是三掌,恰好擊中了須彌山的三角方位。一道衝天的光芒自山頂射出,隨著光芒的大盛,須彌山再次擴大,距離不道禪師的頭頂已不足三十丈。三十丈,在無妄境宗師的境界中,連彈指都算不上。一直囚籠自須彌山落下,剛好罩住了不道禪師。不道禪師的經文鎖鏈一個個消散,他此刻的麵容極為陰狠。
清秀僧人空穀兩手交叉在腹部,顯得恭敬有禮,作為孔雀明王最小,也是最得意的弟子,今年二十九歲的他,已是道玄境初品了。不過,玄光寺的僧人行事低調,他的名氣,在江湖中,遠不如九宗的青年高手來得響亮。有人說,孔雀明王的修為在五大明王中是最高的,玄光寺住持淨心禪師年事已高,他最有可能接替住持之位。空穀知曉自己師父的意思,而他的想法,他師父也未必能完全洞悉。
不道禪師手裏滲出了鮮血,論境界,他跟晉深大師差相仿佛,甚至他已經站在了無妄境中品和巔峰之間,他還要高一些。但是,晉深大師的佛力之厚,佛性之深,在本源上影響了他。五禪道山的的禪字出自玄光寺,他的師兄,半道半佛再有能耐,當年叛出佛宗入道,創立五禪道法,卻也無法完全擺脫佛法的禁錮。晉深大師以佛力壓他一頭,不道禪師自然有些不敵。
不道禪師手指點向眉心,一滴精血流出,精血散開,無聲無息的到了白骨佛頭之中。佛頭分開,一堆堆白骨滋生而出,隻是片刻的時間,充滿黃泉死氣的白骨已經環繞住了整個須彌山,破去山上的佛氣。佛氣讓白骨所玷汙,失去了應有的靈性。
晉深大師白眉中含著冷氣,他忽然不再動手,眼睜睜的望著須彌山在白骨的堆砌之下越來越小,最後佛氣沒了,須彌山當然也沒了。
“什麼,晉深師祖這是敗了?”有僧人在驚呼。
“怎麼可能,晉深師祖佛法通天,以殺著名,豈能輕易放過這個惡僧!”一個瘦子僧人憤憤不平,指手畫腳。
“不錯,晉深師祖定能斬了他!”先前的中年僧人空如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