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準備(1 / 3)

紀元1701

0001章準備

莊不鳴是個穿越者,不過與偶然因素下被迫的穿越者不同,他是個有計劃的穿越者,隻是在計劃執行中出了意外而已。

莊不鳴出身平平,在年少時因一連串的因緣際會身家巨萬,本身出生於中原古城,最後落籍於某南洋小國,憑借積累的資財和人脈,又逢南洋各國大力招商引資,不長時間就成為當地最大的種植業、采礦業和機械加工業大老板。

表麵上莊不鳴很低調,媒體幾乎找不到他的身影,隻知道他是當代最有價值的鑽石王老五之一。一切看起來很正常,但是莊不鳴卻有很多隻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早在莊不鳴投資南洋之前,他主持的一個秘密研究小組證實了一個時空跳躍方法,提出了一個部分得到驗證的時空跳躍假說。時間、空間和物質具有關聯性,時間和空間並非單向軸線,在經過驗證的成功實驗中,時間和空間存在階梯型能量壁壘。簡單說,如果某種物質試圖到達未來時間,要付出極其巨大的能量,才能以量子態偶然躍升,也就是未來時空是較高能量級。相反,如果某種物質要到達過去的時空,隻要尋找到相對穩定的一些亞穩定孤島,並且標示出絕對坐標,就能夠創建時空隧道實現往返。不過隨著時空間的物質交換,尤其是物質交換引起的時空孤島坐標偏移,時空隧道會越來越不穩定。根據試驗初步結果,越久遠的時空,穿越付出的能量越多,而且一旦使用過的時空孤島,其穩定性變差,甚至不能完成一次往返。

莊不鳴雖然財產幾乎富可敵國,但在國家、財團、宗教勢力錯綜複雜的世界上,仍然是不值一提的一粒小沙,在他的經營理念中,以人為本,以尊嚴、自由、財富為準則,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不過他的理想,得到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讚同。

為了創建一個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思想自由的富裕理想國,莊不鳴和朋友們設計了一連串的計劃,並且經曆了兩次失敗的嚐試。時空隧道最重要的是兩端的坐標和維係兩端的亞穩態時空孤島。

第一次,由於目的時空過遠,被設置在公元前後,結果莊不鳴能夠提供的足以支持一個大型都市的供電都不能突破來往時空的能量壁壘,送過去的人員和物資,僅僅傳回很短的一點安全到達信息就造成了時空孤島崩潰,傳遞過去的坐標就此消失,根據時空假說,這些傳遞過去的人員和物資,隨著時空隧道崩潰,將偏離原來的時空主軸,自行發展為一個分支,並且與主軸離散,永遠都不能再找到了。第二次,接受教訓的修改方案,穿越目標設定為四十多年前,僅僅輸送了三次物資,派出的人員就被目的時空的國家勢力發現,遭遇了目的時空的人們的搶掠圍攻,最後留守人員不得不自爆,炸毀了全部營地,連同所有的物資灰飛湮滅,當然目的時空的坐標隨之毀滅,時空孤島隨後崩潰,計劃再次失敗。

經曆了兩次失敗,對莊不鳴和他的朋友是很大的打擊,為了保密,莊不鳴計劃的核心人員隻有七個,第一次失敗就損失了兩個,第二次失敗,除了留守的莊不鳴,隻有一個成員重傷逃回,盡管交代了一切,仍然不治身亡。這些人員和物資損失對莊不鳴也是非同小可,失去了全部的可以信任的戰友,丟失了大批物資更是造成莊不鳴產業上的巨大財務負擔。

經曆了兩次失敗,第三次的行動計劃周密了很多。首先時空不能過遠,所需穿越能量太大,難以負荷;也不能過近,否則不好找到勢力空白區域。其次,自本時空盡可能少帶或者幹脆不帶不可靠的人,第二次失敗就是隨同人員出了問題。第三,物資存放隻能是直接整體放下,盡可能少開工修建專門存貯地,否則會影響時空隧道的穩定性。第四,傳遞過去的物資裝備最好少用,不然也會影響時空隧道的穩定性。第五,為了便於購置,也便於維護和使用,物資裝備盡可能實現標準化,消耗性物資要有較好的封存包裝,例如口糧、被服這類;盡可能少帶耗電耗能設備,可以預期在短時間能源消耗隻能吃庫存;考慮到穿越的物資需要消耗的能量,每個批次的物資以標準集裝箱容量大小為準,十個以下;以重量而論,不超過一千八百頓。第六,目標時空的物資存放地不能過於靠近有人居住區域,以免交往出現意外造成以後時空隧道崩潰;同時也不能完全不適於人類居住,否則影響以後的建設發展;再者盡可能避免處於溫暖多水的環境,否則露天存放的物資容易損毀。。。。。。

經過仔細的考慮,莊不鳴選擇了幹支紀元辛巳,明亡後十八年,偽清康熙四十年,也是公元1701年,在倭國是徳川綱吉為首的德川幕府主政,此時倭皇年號東山,也被稱為江戶時代。地點選擇為後來的北海道,具體進入點為東北部的一條稍大河流的交彙處,選擇了一個頂部較平的小丘頂部,經過簡單平整,作為投放物資的場地。建立了一個類似祭壇的投放平台,平台上設有緩衝墊,通過時空傳送的物資集裝箱在板車上從時空門推出,用絞盤拖下來,然後分門別類碼放到曠場上,覆蓋防水帆布,用排水溝隔離。所有參與運輸的人員都不知道這些物資的真正目的地,隻知道隨著運輸車到達後卸貨,進出時空隧道的車輛全部密封起來,隻有莊不鳴身邊的幾個最親近的隨從在時空門兩邊指揮操作,好在時空門本身的操作並不複雜,隻要坐標設定無誤,不需要很多人在現場。

經過多次運送,存儲了數萬噸的物資,把這個小丘占得滿滿當當,主要以糧食(包括穀類豆類的未加工糧,也有加工好封裝在密封桶的成品糧,還有不少種類的植物種子),被服(有成品,也有布料),建材(鋼筋,水泥,角鋼,鋼軌等),機器(主要是機床,備用發動機和配件等,還有一些合成氨設備和小水電機組設備),化肥和zha藥(以硝酸銨和梯恩梯為主),車輛(20輛BVS10全地形車【注1】,不過為了減重原來的標準鋼製裝甲改換為鋁合金外殼,內側防火玻璃鋼內襯,防護水平勉強可以承受小口徑流彈和遠距離的濺射破片,其中9輛的後車廂去除封閉裝甲車身,改為搭載意大利M56式105mm馱載榴彈炮【注2】,這種榴彈炮戰鬥狀態全重1290kg,經過改裝,榴彈炮的設計本身剛好也便於拆卸,就把行走部分拆下單獨放在BVS10的前車廂頂部,而後車廂安裝了一個八角形的鋁合金底座,並且用四個液壓接地座分兩對以倒V形布置,進入射擊狀態前液壓底座啟動接地,這樣就可以減輕火炮發射後坐力對底盤的衝擊,不過因為BVS10的後車廂有效承載不大,隻能勉強同時在後車廂搭載6枚105mm炮彈,通常為4枚普通M1型105mm北約標準殺傷榴彈加1枚白磷燃燒彈再加一枚照明彈組成一個彈藥基數。另有幾輛改裝為吊車,工具維修車,野戰廚房,油車),當然還有貯備油料(主要是柴油和各種潤滑油,隻有少量小桶封裝的汽油)。最先進的是兩架裝備雙發航空柴油機的小型雙座多用途螺旋槳飛機。之所以主要使用柴油,是因為汽油揮發性強,大量穿越運輸時安全性太差,而且汽油比柴油同等功率輸出時,用量消耗大,尤其占用運輸體積大很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莊不鳴在物資儲備中帶了一套生物柴油【注3】的生產設備,隻要有足夠的植物油或者動物脂肪,用不大的代價就能製造出生物柴油,這種生物柴油不需要改動柴油機就能直接使用,而且效率幾乎完全一樣,而且汙染還小一些。

穿越當然少不了武器,對於需要的武器,莊不鳴下了大工夫。很多重裝備,以他的身份,在國際軍火市場太難購到,像155毫米,203毫米的重榴彈炮,屬於大國才有的大殺器,以私人身份很難到手,就連到手的意大利M56式105mm馱載榴彈炮,這種老掉牙的火炮,還是經賄賂,假托某非洲小國才到手的,而且隻買到了10門,全部改裝為BVS10全地形車搭載的自行火炮。至於其他坦克和裝甲車,限於資金,也因為經過考慮,不是很有必要,與其他沒有購買的裝備一樣,隻是搜集了圖紙和資料數據。好在105mm炮彈屬於大路貨,而且基本不需要穿甲彈這類特種彈,普通的M1榴彈一枚20公斤左右,黑市價不過幾百美刀,訓練彈和照明彈還要便宜,包裝好封存的話可以存儲十多年,關鍵是威力十足,配上無線電空炸引信,一顆105mm炮彈對地表無裝甲目標殺傷半徑50多米,足以覆蓋兩個籃球場有餘。隻是M56式105mm馱載榴彈炮身管很短,隻有一米五,盡管該炮聲稱發射M1榴彈最大射程超過10公裏,實際上由於實戰的射角很難達到最大射程,找秘密地點莊不鳴親自動手操炮,經實炮測試,單炮5公裏內的精度還算不錯,再遠就要碰運氣了。當然如果組織炮群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