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琉球之夏(十一)(1 / 2)

紀元1701

0108章琉球之夏(十一)

第一批出營門的西班牙士兵,不知道感覺是幸運,還是恐怖。炮彈從他們頭頂掠過,砸在身後的營門和營地中間的操場,那裏的近百名同伴在爆炸的烈焰地獄中生死不明。他們中眼力好的甚至能夠看到從天而降的那一連串炮彈的掠影,迫擊炮的彈道是非常高拋的彈道曲線,在從頂點下落的時候,末端彈道近乎自由落體,當然還有空氣阻力和風力影響,不過基本可以看做近乎垂直下落,而且一般速度並不快,加上迫擊炮彈本身形狀為長紡錘體,個頭比較大,比較長,因此肉眼可以清楚的看到從半空落下的大體過程,彈道頂端比較高,加上背景亮光幹擾,一般肉眼看不到,不過可以看到落下前的最後一瞬。看到與躲避是兩碼事,即使有經驗的人,在炮彈落地的短短瞬間,幾乎也跑不出幾步。尤其這種彈幕射擊屬於區域全方位覆蓋,跑是不可能的,隻能趴著碰運氣。彈著點現場的西班牙人沒機會,也不可能看到炮彈落下的過程,不過在稍遠處的營門外,首批西班牙援兵可以看得到,這讓他們更感覺心裏一陣陣抽筋。

三發試射後,是三發急促射,看到效果不錯,接下來是近三分鍾的效力射,時間並不長,但是所有經曆過這次彈幕炮擊的人,都一致同意這是一生中感覺最長的幾分鍾。彈幕射擊開始後,沒有一個西班牙人再從營地裏站著走出來,營地中的操場和營門周邊,到處是一兩尺深的小彈坑,後來清理現場的西班牙人還在一些彈坑角落撿到了沒有爆炸的迫擊炮彈,個頭並不大,黑黝黝的長卵形鑄鐵,表麵還略顯粗糙,長尾巴帶著六片尾翼,似乎很平凡。

出了營門的西班牙援兵,在炮擊時呆呆的停下來,就那麼傻乎乎的看著自家營地的翻天覆地,50毫米迫擊炮彈威力不大,這裏距離營地炮擊區域近百米,幾次打偏的彈片偶爾飛到這裏,殘餘威力也幾乎沒有殺傷力。這隊西班牙士兵炮擊後愣了一小會兒,然後帶隊的軍官發瘋似的脫下了身上還算幹淨的白襯衫,找了個旗杆挑了起來,派出兩個士兵戰戰兢兢的打著這麵湊合的白旗,前來山坡接洽投降事宜。

西班牙人在建立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國初期,麵對的盡是文明程度較低的美洲土著,即使到了東方,大多見到的都是南洋土著,因此對中華本土也相當蔑視。一個到過本土沿海的西班牙殖民者曾經極其狂妄的自述,隻要用五千西班牙人和六到十艘西班牙大帆船,就能征服中國,或者至少征服他的沿海地帶。就在西班牙人狂妄的企圖實行這個征服計劃的時候,西班牙先敗於英國,又在三十年戰爭中連遭敗績,到了此時,基本就是法國的附庸國。在西班牙東方殖民地菲律賓,從百年前到此時,中間對本土移民先後幾次滅絕性的種族屠殺。上次就發生在鄭氏收複台灣之後,在僑居菲律賓的倭人天主教徒幫助下,數萬本土移民在馬尼拉及其附近被屠殺,幸存者部分逃亡台灣投奔鄭氏,部分輾轉來到北海。西班牙在菲律賓的統治,其實武力隻是一個方麵,隨著西班牙近來國力衰退嚴重,就在其本土和領有的意大利城邦,各自兵力不過千餘人,其本土兵力甚至還沒有駐紮意大利城邦的兵力多訓練好。因此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大量招募雇傭兵,至於遠東的菲律賓,目前全部駐防軍力僅有不足千人,其中真正的西班牙人不到三分之一,其餘為非洲黑奴和招募的當地土著。老裴這群西班牙流亡者逃到菲律賓,正是因為其軍力太強,引起了菲律賓總督的忌憚,因此花言巧語把這幫人哄了出去,引誘他們到倭國沿海,最好打下北海這個新的暴發戶。

倭國在上次戰國後期,已經有不少沿海大名信奉天主教,尤其與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交往較多的九州一帶為甚,那位著名的小西行長就是其中的代表,島原之亂中的造反骨幹幾乎都是信奉天主教的倭人下層武士和農民。在倭國戰國末期,戰亂和其他社會矛盾非常複雜,倭國下層普遍感覺社會前途渺茫,因此天主教在倭國西部一度很是興旺,連一些強藩大名也傾向天主教徒。但是隨著倭國戰國時代結束,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以及接下來的德川家康,對於正在泛濫的天主教勢力都缺乏好感,尤其德川家康和他的家族對本土儒學中的理學極為欣賞,連續幾代德川幕府將軍都極力鼓吹理學和佛教,進而激化了倭國社會主流和天主教擴張勢力的矛盾。從島原之亂開始,德川幕府持續對天主教徒展開鎮壓和驅逐,原來傾向天主教的各藩紛紛改旗易幟,翻過手來殺戮天主教徒,就連對傳教比較克製的荷蘭人也加以提防,在長崎劃出專門的一片地皮給荷蘭僑民居住,甚至因此牽連了一些本土海商。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因為某種原因,曾經接受天主教洗禮,還給自己取了個教名Nicolas,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仰天主,這說明當時天主教在歐洲殖民者的推動下,在東方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