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3)

如此看來,它便是趙宋王朝覆滅的觀禮台了?便是見證者了?濂浦熾目光上下飄動,時空不免倒轉,數百年前的往事曆曆浮現,悲欣哀喜裹挾在一起,氣浪般從腳下的土地裏騰空而起,直躥腦門。

他多麼想回到濂浦村跟人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感,三天三夜都未必說得完啊。

但他沒時間,也沒精力。

皇家享用的東西,瞎糊弄得了嗎?一板一木,他都得全神貫注、嘔心瀝血。

老家他倒是經常回,來來往往奔波不停。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有那麼多山,山上有那麼多上好的木頭,偏偏價格又那麼低廉,其中潛藏多少利潤啊,山再高也無礙,路再遠又何妨。

白花花的銀子潮水般往他腰包裏湧來,他從中隨意抓出一把,在濂浦老家蓋起一幢占地五百多平方米的大院,屋內的陳設半中半西,都精致講究。

他不見得一定要回來住,但氣派得修出來。

這幢房子離平山閣不過二三十米遠,門外有壯觀的照壁,門前有高高的台階,門內有精致的回廊、華麗的披榭、開闊的天井、精林壽熙故居至今仍是村裏最為壯觀的建築將房子的一部分弄成西洋風格是林壽熙的得意之作美的後花園……下意識裏,他是不是暗暗將皇家庭院的風格口味參照了幾分?模仿了幾許?如果,是的,如果這幢房早建幾百年,建在南宋末年,建在德祐年間,那麼楊淑妃他們到來時,必定就不住平山閣,他們會往旁移幾步,在此,在他的家駐蹕下來。

可惜了,可惜時光隔開了一切。

更可惜的是,熾熾自己最終其實也沒在屋裏住過幾天,一九〇九年他死了,年僅四十三歲。

死前三年,他花白銀三千兩捐到一頂官帽候補道員,四品。

頤和園與正陽門徽口述十二濂浦熾的幾種傳說時間二七年三月二曰星期五口述人林資治七十歲福州外國語學校退休教師林浦村人濂浦熾這個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具體的情況。

以前的人都是這樣,妻子兒女放在家裏,自己到外麵做生意。

所以他到底在外麵做了什麼、怎麼做的,誰也不太了解。

就是他的後代,包括孫子,都對他不太清楚。

這樣一來,關於他的傳說就很亂,主要是下麵幾種一、究竟是怎麼死的?前一段有人在《福州晚報》上發表文章,說濂浦熾是吞金自殺的。

就是說在修頤和園時,他營私夾帶,在來往的商船上掛著黃龍旗,這表明是受皇家差遣送載物資,沿途關卡不能檢查,也不必納稅,他就借此夾帶私貨,發了大財。

但後來敗露了,慈禧太後叫陳璧審他。

怎麼辦?那些錢是吐出來,還是留給子孫?要命還是要錢?他選擇了後者。

另一種說法是他那年在北京病死了,什麼病不知道反正是突然問病了,然後一下子就死了。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更大。

如果是吞金自殺,那就是畏罪自殺,就是朝廷的罪人。

但是他死了以後,棺材運回村裏,埋在山上麵,最關鍵的是有皇上賜的神道碑,碑上麵還有聖旨牌。

這一塊神道碑現在還立在我們村口路邊,這做不了假,偽造不了,所以就比較可靠。

畏罪自殺,還想那麼大張旗鼓地把棺材從北京運回來?還能有神道碑?這個道理很簡單,你說是不是?這個人反正挺有傳奇性的。

在清末,他算是福建名聲很大的巨商了,掙了那麼多錢,可是還浦之丄一個王朝的碎片沒來得及享受,就死了。

死的時候那麼年輕,所以,有各種各樣的猜測議論都很正常。

二、他會不會是陳璧的義子?陳璧是福州南通人,這個人很本事,十七歲就中秀才,後來雖然沒有再考上進士或者狀元,但是官卻一直當上去。

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金融經濟領域任軹,算得上是一個了不起的理財專家。

一九〇七年又做了郵傳部尚書,政績也很突出。

順天府尹是北京的治安與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為正三品。

雖然說那時還不是特別大的官,但在北京,它是跟禦史台、步軍統領衙門、九門提督府等衙門有幾乎相等的權限。

而且,順天府還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資格,相當於一個小刑部。

並且順天府尹還可以直接上殿麵見皇務帝,甚至有可能通二一過皇帝影響、更改,甚至全麵推翻眾多衙門的決議。

憑著一個職位的力量,能夠同時插手眾多中央部門的事務。

總的說,還是蠻重要的一個官位。

陳璧官這麼大也入一了,胃濂浦熾的禦賜神道碑立在村口路邊口述。可能認一個商人做幹兒子?而且年紀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