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遠處深藍的大海,李建新一邊在大腦中搜索前生關於徐樹錚的記憶,一邊整理回想著徐樹錚腦海中前三十年的記憶。
出生於徐州蕭縣醴泉村的徐樹錚,字又錚,幼號鐵珊,因從小崇拜民族英雄林則徐,又自稱徐則林,即反過來就是林則徐。祖上世代務農,但是父親徐世道卻通過勤勉耕讀,入選貢生(秀才),家道稍有改觀。徐世道一生主要以教書為業,學生很多,據說總數不下千餘人,當時徐州府所轄8縣範圍內,那一帶的舉人,十有八九都是他的學生。在曆史上的北洋政府任職的就有張伯英、臧陰鬆、宋子楊等,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徐世道也因此在徐州城鄉盛名鵲起,被稱為“徐州大師”。而他最得意的門生就要數13歲中秀才、16歲補廩生的小兒子徐樹錚了,隻可惜17歲那年,與陳獨秀一起在南京參加鄉試時,由於怯場而名落孫山後,從此冷於功名,走向茫茫大海般的社會施展抱負了。
十年前的義和團運動剛剛被鎮壓的那個冬天,年僅二十歲的徐樹錚惜別新婚妻子走出家門,冒名找到當時的山東巡撫袁世凱上了著名的《國事條陳》,雖得袁世凱欣賞,卻得罪了其身邊一位守舊的道員,幾乎要流落街頭的徐樹錚,在街頭與崇拜自己的文人對詩時,以外碰到了段祺瑞,從此入僚段府,五年前被送往著名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是這五年,為他在曆史上的北洋群魔中爭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了民初天下共知的“北洋怪傑”。
李建新來的那個時代,正是開始為袁世凱逐漸正名的時代,因此他對袁世凱的了解要遠遠多於對段祺瑞的了解。現在袁世凱暫時失勢,但是明年的辛亥革命一旦爆發,天下還是袁世凱的,這老頭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段祺瑞和袁世凱兩者之間該怎麼選擇呢?
徐樹錚(李建新已經徹底接受了這個身份和現實)知道自己做個富家翁的想法根本是不現實的,留在國內的話,就隻能走曆史的老路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有機會的話,再想辦法改變命運吧,反正就是不能四十多歲時就被馮玉祥給暗殺了。
這個徐樹錚完全繼承了李建新什麼事都順其自然,與世無爭的性格,與曆史上孤傲、事實爭強好勝的徐樹錚可謂是格格不入了。(下麵曆史上徐樹錚前三十年成為前世,後世的李建新成為前生)
“爸爸,媽媽讓你回去吃早飯呢。”剛剛四歲的小兒子徐道鄰一瘸一拐地走了過來。
“走,我們吃飯去。”徐樹錚快步上前抱起小道鄰。四年前小道鄰剛剛出生,徐樹錚就開始收到袁世凱每月寄來的20兩銀子的津貼,從此就有了一定經濟能力,從小飽讀詩書的妻子進入女校學習,三個兒子則有專門聘請來的一個保姆照顧,萬萬沒想到的是保姆竟將小道鄰摔傷,造成腿部殘疾,第二年年僅5歲的二兒子徐武又不幸夭折之後,家裏的歡笑聲從此幾乎絕跡。
“是不是還不舒服,吃完飯就到床上躺一會吧,你一夜都沒合眼了。”回到自己單獨的一等艙裏,妻子鴻筠立即從手中接過了小道鄰。
看著喂小道鄰吃飯的妻子,徐樹錚滿臉的愧疚,妻子跟著自己來到日本,從沒有過過一天的好日子,就連懷孕期間,隻有每兩周學校放周末時,才能給她買一頓日本人根本不吃的豬內髒來補充營養,陽曆12月的日本已經是寒冬了,小道鄰出生的那一晚,就妻子一人,連臍帶就是她用牙咬斷的。
好不容易盼來了袁世凱的資助,兩個兒子卻相繼發生意外,對於一個母親的打擊有多大,徐樹錚都不敢想象,然而妻子卻堅強的站起來,此後的四年,獨自撐起了整個家庭,而自己不僅沒有因為家庭瑣事耽誤學習,反而抽出大量課餘時間考查日本國家的法政及規章製度,撮錄綱要,進行研究,以便回國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