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進攻蘇魯海海的是二旅的三團,相對於內地其他三三製部隊,三團和東北新軍一樣是四個營十六個連,每連四個排近百人,團長則是已經跟著吳俊升多年的彭金山。雖然原團直屬騎炮連和炮兵團一起被留在了呼倫貝爾,不過南路的三旅六團都能達到一千五百多人的編製。
接到命令的彭金山立即命令一、二兩營隨自己東進,快速將蘇魯海團團包圍。駐守蘇魯海的是呼倫貝子最忠實的一個台吉那海,此人正如其名(狗,蒙古人多以動物為名),對自己的主子是極其忠誠的,而且還是禍亂一方的能人,貝子將他放在蘇魯海這個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如此重要的地方需要一個忠實的人來把手,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在於蘇魯海不僅是中左兩旗的中心,而且是重要的商道,那海能夠比其他的台吉為他收到更多的稅收(厘金)。
兩名探子飛奔回蘇魯海的時候,那海正在皮貨市場裏催促交稅的工作。自三年前********之後,外蒙古已經禁止漢人前往蒙古經商,但是兩地巨大的物質需求仍然無法使傳統的商道斷絕。而蒙古政府對下麵的各盟也沒有太大的約束力,對於商路的存在也無可奈何,不過此時進入外蒙古的內地商人也多為內蒙古的蒙古族,而對於那海這樣的小台吉來說,不太暢通的商道反而給予了他們收取更高稅收的機會。
幾天前,貝子送來蒙古政府和陶克陶胡的警惕命令早就被忘在了腦後,既然中國已經從東北出兵,就沒有什麼理由再在東南出動一直大部隊了。至於今後的生活,那不是自己能籌劃的,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討好自己的主子,不論日後是跟著蒙古那些所謂的親王,還是內地的漢人,甚至北方的俄國佬,隻要貝子不倒自己就沒有什麼問題,當然前提是自己要能在戰爭中活下來。因此,他雖然遵照上命天天都排上三五個人四處“巡邏”,可是他自己所下達的命令就是讓這些人一旦發現漢人部隊隻要不是朝蘇魯海進發就不要招惹。這些下人也很聽從他的命令,最多也就圍著蘇魯海方圓一二十裏轉一圈。今天這五個探子也是顯得無聊,又忘帶紙牌消遣,便想起了坐下駿馬,來了一場壓下半月餉銀的賭注。賽馬的路線沒有選擇往常巡邏的轉圈,而是隻想東南飛奔,本來快慢已有高下,不過落後者怎願奉上自己本月餉銀,結果前麵的士兵剛停下來,後麵的又超了過去,不覺中競相西南疾馳了五六十裏,撞到了吳俊升的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