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七闕 解玉連環(二)(1 / 2)

陳霽白自此常出入國公府,學術精進,結識漸多,梳蟬卻知道父親和心誠都不喜歡陳霽白,她也不喜歡,但這是大哥想做的事,因此誰也未曾有微詞。

五年之後,陳霽白學有所成,根基漸穩,人脈亦廣,吏部提請陳霽白為刑部主事,然而,陳霽白卻趁此與葉家鬧翻。

梳蟬還記得那日,陳霽白竟於萬卷樓上,當眾對無傷道他絕不做葉家的鷹犬!

之後陳霽白便去了南吳,時至今日,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這不知感恩的東西!

梳蟬冷笑,看那信被燒成一點灰燼,當年若不是大哥,不是葉家,能有他的今日!

這麼多年過去,人各有誌,當年大哥都不曾計較,她也就算了,然而,蘭棹艾海,薛離和李殷棄破鬼門時所用猛火油櫃中的桐油,絕不會錯的,絕對來自吳國,而以陳霽白如今在南吳的權勢,絕不可能不知契丹向南吳暗購桐油之事。

若不是桐油流火破陣而令蘭棹危急,大哥怎麼會死,這帳自然也要在他頭上記上一筆,那陳霽白既如此聰明,也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竟然還敢來!

當真以為她葉家無人了嗎?

絲線繞緊,指上慢慢覺出痛來,梳蟬鬆了絲線,纖指血痕,楚楚之中隱約詭豔。

又是幾日,金梭往來,離夏天還很遠,梳蟬卻開始在朝霞錦上織垂蓮子,然而真正的朝霞,千萬線也織不出,手不由慢慢停下,中然的心意是否也是如此?

梳蟬收了絲線,拿起剪刀開始剪紙,午後中然過來時見了那剪紙不由笑道:“這小豬的牙也未免太長了。”

梳蟬聞言笑道:“什麼小豬,皇上竟連這都不認得了,這是當康,《山海經》中曾言此神獸為豐年征兆,臣妾剪來再叫人送於民間,叫家家戶戶都奉上,好叫秋種時能得個好兆頭。”

兩人不由都是一笑,這部當年共讀過的一卷書,仍是經年後最安好的記憶。

又過幾日,中然召見南吳使者,商議再三,購米之事終於定下。

這日中然下旨在披綺殿設宴為南吳使者踐行,席間陳霽白於殿上獻一對玉連環。

“此次貴國皇後贈我國皇後親手所繡朝霞錦,我國皇後讚其勝過蜀錦越綾何止百倍,而今南吳國中人皆言‘朝霞錦可繡,得自神仙手,人間自此有處買煙霞,價重連城璧’,因此我國皇後特意命臣送與貴國皇後娘娘一雙白玉連環,此玉連環,我國皇後得之三年不得其解,還望戚王陛下能請皇後解開此環。”

座上席鹹笑道:“這玉環天然而成,如何能解,陳學士還是莫要開此玩笑。”

陳霽白也笑道:“葉皇後人讚天下無雙,還望戚王陛下賞臉,請皇後解開此環。”

中然剛要開口推辭,卻聽陳霽白道:“我國皇後思解此環已有三載,微臣臨行前我王曾言若貴國皇後能解此環,每鬥米可減十錢。”

每鬥減十錢,不需細算也知是千金之數,中然微頓,對內官道:“去將這玉環送與皇後。”

陳霽白道:“戚王陛下何必如此吝惜,這玉環果真能解,何不令臣等開此眼界?”

“去請皇後。”

宴會之上再無人有心歌舞美酒,都屏息靜待皇後駕臨,靜待這玉環如何得解。

半響,內官道:“皇後駕到——”

宮人放下輕紗珠簾,身影隱約,隱約可見湘羅素衫,藕荷裙色。

宮人奉上玉環,隻見兩環相扣,色同雪白,冰映寒光,梳蟬笑道:“果然是難得白玉。”

梳蟬纖指拂過玉環,皎無瑕玷,響扣彌清,梳蟬淡笑道:“敢問陳學士,是否隻要兩環分開即可。”

“這個自然。”

梳蟬一笑,輕聲道:“故人贈妾初相結,恩在環中尋不絕。人情厚薄苦須臾,昔似連環今似玦。連環可碎不可離,如何物在人自移——”

陳霽白聞言臉色驟變,不及開口阻止,隻見梳蟬從輕紗後伸出一隻玉手,忽然便將玉環擲於丹墀下。

眾人驚呼,宮人搶接不及,隻聽脆響驚心,白玉環摔落在紅紋金磚地上,碎成數瓣。

眾人目瞪口呆,陳霽白臉色死白,隻一雙眼似要穿透輕紗。

梳蟬卻是輕笑道:“不過如此。”

“皇後——”中然有些擔憂的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