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穩固的關係才能帶來利益(2 / 3)

於是,當魏明帝審訊許允的時候,許允直率地回答說:“陛下規定的用人原則是‘舉爾所知’,我的同鄉我最了解,請陛下考察他們是否合格,如果不稱職,臣願處罰。”於是,魏明帝派人考察許允提拔的同鄉,他們都很稱職,於是將許允釋放了,還賞了他一套新衣服。

許允提拔同鄉,根據是封建王朝製定的個人薦舉製的任官製度。不管此舉妥不妥當,它都合乎皇帝認可的“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不僅僅是許允善於利用朋友資源,也說明了許允妻子的聰明,睿智。她了解魏明帝的性格,假如在許允向魏明帝說明緣由的時候,隻是一味地求情討好,那麼結果真的可想而知。

和人交往,除了要考慮對方身份以外,還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性格。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表情等流露出來,如:那些快言快語、舉止簡捷、眼神鋒利、情緒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格比較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那些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那些安靜、不苟言笑、喜歡獨處、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那些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說話對象,一定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幕,馬超率兵攻打葭萌關的時候,諸葛亮對劉備說:“隻有張飛、趙雲二位將軍,方可對敵馬超。”劉備說:“子龍領兵在外回不來,翼德現在這裏,可以急速派遣他去迎戰。”但諸葛亮卻沒有立即同意,他對劉備說:“主公先別說,讓我來激激他,這樣,他才能全力應戰。”

張飛聽說馬超前來攻關,主動請求出戰。但是諸葛亮卻佯裝沒有聽見,對劉備說:“馬超智勇雙全,無人可敵,除非派人去荊州喚雲長來,方能對敵。”這下張飛急了,說:“軍師為什麼小瞧我!我曾單獨抗拒曹操百萬大軍,難道還怕馬超這個匹夫!”諸葛亮接著說:“你在當陽拒水斷橋,是因為曹操不知道虛實,若知虛實,你怎能安然無事?馬超英勇無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橋六戰,把曹操殺得割發棄袍,差一點喪了命,絕非等閑之輩,就是雲長來也未必戰勝他。”張飛說:“我今天就去,如戰勝不了馬超,甘當軍令!”

諸葛亮一看“激將”法起到了作用,便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肯立軍令狀,便可以為先鋒!”

戰國時期的鬼穀子曾經精辟地總結出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的辦法:“與智者言依於傳,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戰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上麵兩段話的意思是說,和聰明的人說話,憑的是見聞廣博;與見聞廣博的人說話,憑的是精密的辨析能力;與地位高的人說話,態度要表現軒昂;與有錢人的說話,言辭要豪爽;與窮人說話,要動之以利;與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要謙遜有禮;與勇敢的人說話,不能顯得怯懦。可見,在什麼山頭唱的歌確實對於我們人生前進很有激進作用。

所以說,胡來的關係還不如不來,想要讓自己的關係網發揮積極的作用,那麼,你就得根據以上的一些原則匡正你的關係了。

3.關係網就像溫室裏的花朵,需要精心維護

朋友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個支點,朋友就是我們的財富和資源,朋友更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立足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這許多的朋友,才縱橫交錯成我們的關係網。但是交朋友容易,留朋友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平時不燒香,臨時稱朋友的人肯定沒有朋友,那些隻知道拜香火旺盛的廟宇的人也不容易交到有質量的朋友。想要讓關係網變得堅固,必須要精心維護。

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朋友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把朋友當回事的人卻很少。不是大家不會交朋友,而是認為交到朋友之後就永遠成了朋友,實際上情感是需要不斷溫暖的,放上個一年半載,朋友的情分也就淡了。

我們的人際體係,如果不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而發展,就會逐步處於落後的、陳舊的甚至僵死的狀態。因此,一個合理的人際結構,必須是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動態原則反映了人際結構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前後聯係上的客觀要求。所以,要不斷檢查、維護你的關係網,隨著部門調整、人事變動及時調整自己手中的牌。

說實話,姚明剛進的時候,有些人對他期望值並不大,他們隻是認為他是一個成功的商業炒做,隻是打進中國市場的一個橋梁。那個時候,姚明的英文雖然在國內的時候突擊過一段時間,但是在節奏和傳達都非常迅速的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那個時候,姚明沒有朋友,他唯一有的就是重重的壓力。因為在他之前,王治郅已經率先登陸,但這次聲勢浩大的登陸並沒有讓中國人看到太多的欣喜,相反,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中美籃球質的差異。這個時候,美國人似乎也在說,我們的籃球是不帶中國人玩的。

小巨人姚明在剛去美國的時候,總是抱怨自己在異國他鄉沒有朋友,抱怨說:“我在那兒除了訓練,根本就沒有什麼社交活動,這讓我很難交到朋友,在一起的隊友除了每天訓練之外似乎大家每天都特別忙,我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交朋友。”並且他列舉了幾個事例:“我們每星期訓練5天,雖然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有時間去社交,但是我的隊友一般都選擇家庭式的遊玩。就是說,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我甚至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平常的時候我們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看朋友,因為交通太擠。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機會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圈子越來越窄,從而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我總是抱怨沒朋友。”

這段時間大概是姚明在美國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了,但是接下來的時候,姚明清楚地認識到了,朋友是要自己主動去培養的,尤其現在自己身處異國他鄉。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這樣不僅對塑造自己的性格有好處,同時對提高自己的球技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就這樣,姚明開始主動邀請這些的大個子們來家坐坐,有的時候甚至還能拿幾手中國菜來招待這些朋友們,隨著他們越來越頻繁的接觸,姚明的英語有了很大的進步,從剛開始的聽說比較困難,到現在的英語簡直就成了姚明的第二語言。得到朋友的好處不僅於此,我們國內觀眾也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在的這幾年,姚明在飛快的成長,很快就晉升到的最佳陣容當中去,姚明是現在當之無愧的第一前鋒。姚明一年一年的進步,一年一年的努力,也一點一點的改變了人們對他的看法(這個人們當然包括比如巴克利等人)。

這些成就的取得當然和姚明的自身努力分不開,但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這些朋友給了他莫大的幫助。姚明也更加明白,不管是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朋友對他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朋友就在我們身邊,或許你們之前隻是簡單的同事關係,也或許你們隻是共同乘坐過一次公車,更或許你們曾經在同一家飯店吃過飯,這都足以讓你和別人成為朋友。大家都明白多個朋友多條路,多條人脈多座橋的重要意義,也都願意去交朋友,但是大多數人隻停留不斷尋找新朋友的路程上,而忘記了去溫暖一下老朋友間的感情,所以到頭來就像狗熊掰玉米,到最後也沒有多少朋友。

還有相當一些人,每當說起朋友就一口一個哥兒們,大家在一起熱鬧的時候什麼山盟海誓都能侃,一旦散夥,自己說的話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甚至和這些哥兒們玩失蹤,等到自己需要朋友幫助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為此,我們在建造人際結構時,就要努力為自己建造一種善於進行新陳代謝的高等開放性人際結構。而一切使人際結構僵硬化、固定化的態度和方法,都是應當拋棄的。

一旦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形成,你想沒有好人緣都難了,而這便是你運用手腕做人所達到的高境界了。

4.投資小情感,收獲大成就

交朋友雖然不能抱著目的性,但是必須講究技巧,如果不經篩選一味地亂交朋友的話,你會從中浪費大量的精力,但是如果你隻找現在看起來比較重要的朋友的話,你也會失去很多交到真正朋友的機會。俗話說的好,山水輪流轉,隻不定什麼時候那些讓你輕視的朋友就能幫你的大忙。交友要有長遠眼光。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條人脈多座橋”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這個簡單道理裏卻蘊含了很多複雜而深刻的東西。其實交朋友的最大技巧就是沒有技巧,如果說非要說出點技巧,那就常聯係,常常聯係,有事聯係,沒事的時候更要聯係。感情會在不斷的聯係中加深,有了感情,上麵所說的路啊橋啊的才都能實現,如果不聯係,即使有路有橋,自己也未必借用的上。

在法國有一本著名的小冊子,名叫《小政治家必備》。書中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了總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很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這個辦法很簡單,但是卻不容易做到。其實交朋友也是一種投資,並且是一種長期投資,這就和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是一樣的道理。熟練的漁民,在看到大魚上鉤之後,總是不急著收線揚竿,他會不慌不忙地收幾下線,慢慢把魚拉近岸邊;一旦大魚掙紮,便又放鬆釣線,讓魚遊竄幾下,再又慢慢收釣。如此一收一馳,待到大魚精疲力盡,無力掙紮,才將它拉近岸邊,用提網兜拽上岸。

很多人在交朋友的時候,都會把那些熱門人物當做首選,實際上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選擇。熱門人物就像香火旺盛的廟宇一樣,菩薩雖靈,但是由於燒香的人多,很難被菩薩記住,並且和熱門人物交朋友的代價很大,但是成功率卻很低。

對朋友的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講近利,因為這樣就成了一種買賣,說難聽點更是種賄賂。如果對方是講骨氣之人,更會感到不高興,即使勉強接受,也不以為然。日後就算回報,也是得半斤還八兩,沒什麼好處可言。

小處可做大文章,那些看起來對你不重要的人際關係說不定會幫你連上最後的一鏈。如果你有了這套功夫,便能夠使你在平地裏築起一座堅實的人緣大廈。

每個人的話語並非句句金科玉律,並非句句擲地有聲,並非有的人就是你人際交往的靈丹妙藥,並非和他認識你就能解決所有的困難。在人生中,一個人命運的轉折很多時候都是在遇到一位“貴人”的幫助時才發生的。成功的道路需要有人為你指點迷津;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人為你推波助瀾;這些對你影響非同一般的朋友就是你的貴人。倘若這些貴人的臉上就寫著貴人兩字的話,那麼尋找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就變得非常簡單了,這些貴人往往就隱匿在千萬個平常人中間。

有一次,一個熱愛書法的推銷員到一個客戶家推銷產品。這本來是一次普通的工作行為,他要服務的對象本來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客戶,但真正改變這個推銷員一生的人,也正是這個普通的客戶。

客戶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者,老者慈眉善目,這個推銷員一進門,就被牆上好幾幅裝裱精致的書法長幅深深吸引,仔細一看,是篆書,在客廳的大書桌上還擺著紙墨筆硯。他頓時興奮不已,對於熱愛書法的推銷員來說,這無疑是步入天堂一般,於是他也顧不得向老者推銷他的產品,而同老者聊起書法來:“大爺,您對書法的造詣可真是深厚。這幅篆書寫的遒勁有力,稱得上‘送腳,如遊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妙!這裏的懸針垂露之法的用筆,就具有多樣的變化美。好,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