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1 / 2)

戰報天天傳進京城,平民百姓隻知有戰事,卻輕易不知勝敗,邊境戰場如何紛亂,並不關他們的事,天天外出尋找生計,日子還是照樣要過的。

而那些有子侄在軍營服役的家庭就難過了,又要顧著生計,又要牽掛家人,憂心勞神,苦不堪言。更別提收到戰死文書的人家,生離死別的痛楚,撕心裂肺的嚎啕,再不能換回活蹦亂跳的親人!

劉皇後多次派人來侍候明珠,均被她拒絕,劉皇後惱了,派了更多些人來,強行進駐芷蘅院,亦步亦趨跟著明珠,與琴棋書畫搶著侍奉她,說是奉了皇命,要對她和她肚子裏的孩子負責。

明珠無奈,心知不能講道理,不顧母親閔夫人的勸阻,叫來侍衛將劉皇後的人統統拎出去,十幾個侍衛手執皮鞭守在院門前,如狼似虎,未經王妃批準,一個都不準進芷蘅院。

劉皇後聽報大怒,待要親自跑來訓斥明珠不知好歹,明珠卻早讓人去報了慶王,說劉皇後太過份,壓製她不得自由。慶王便去勸劉皇後:明珠不是一般女子,你越壓著她,她越要反抗,她不用你的人就算了,如今一定是防著你的,不必去招惹她了!

劉皇後冷聲道:“難道就由著她把那孽子生下來?”

慶王臉色一變:“難道不讓她生?這不是要她的命嗎?我不管那孩子,但誰想害明珠的命,我絕不答應!”

劉皇後負氣,也就不再去理明珠了。

數日後,明珠臨產,幾個穩婆是早就養在院中的,阮媽媽和秦媽媽把方方麵麵的事項都想到了,準備充足。琴棋書畫四位女侍衛守在上房廊下,寸步不離,阮媽媽領了芷蘅院的仆婦們侍立在院子中,王妃四大貼身侍女和秋痕、秦媽媽帶了幾個手腳利落的婆子仆婦在房內侍候,閔夫人和明珠的大嫂二嫂端坐房內,隔著一層薄薄的帷幔,全程陪護。明珠在曆經小半夜的痛苦掙紮,終於生了居然是對雙生兒,一女一兒,前後相差不到半分鍾,姐弟倆個頭不大不小,經驗豐富的穩婆笑著說:估計在六斤左右,姐姐略重些,弟弟較輕。

阮媽媽將消息放出去,合府上下樂開了花,奔走相告,歡呼慶賀。

新生兒和產婦都侍弄好了,明珠看著大嫂二嫂懷裏皺著臉直哭的新生兒,禁不住淚流滿麵,對閔夫人說道。

“為人母如此艱辛,痛得死去活來,女兒感謝母親,當年不辭苦痛將女兒生下來!”

閔夫人流著喜淚,疼惜地替她輕攏頭發,又用絹帕給她拭去淚水,笑道。

“好女兒,我有你,倍感欣慰快活!你如今也有了孩兒,往後的日子,你會明白,他們將帶給你什麼樣的樂趣……聽母親的話,高興起來,別哭,月子裏,流淚可不好!”

太子接到喜報,高興地笑了,吩咐:“密信裏告知安王:母子平安,讓他放心!”

消息傳進宮裏,劉皇後氣恨不平:安王就有這樣的運氣,竟然還是雙生子!慶王的孩子還沒生出來,倒又讓安王的孩子占了先!

皇帝寢宮,巨大的銅禱鎏金瑞獸香爐緩緩吐出縷縷輕淡的香霧,垂垂掩映的黃色帷幕後,皇上神色疲殆痛苦,閉目躺在龍床上,

額上布滿細密的汗珠,張公公跪在床前腳踏上,手裏拿著濕毛巾,一下一下替他擦汗,老眼中早已飽含了兩泡淚水。

萬乘之尊又如何?病成這樣,被劉皇後和慶王掌握著,不許朝臣近身,太子來了也隻能在門外站著,早已被劉皇後買通的內侍假意入內傳報,實則隻跟劉皇後通氣,劉皇後自然不準太子見皇上的麵。那天張公公好不容易甩開慶王暗探,去找到太子,將皇上的真實狀況說給太子聽,太子卻隻是歎了口氣,未做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