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邊境之亂(1 / 2)

明珠將慶王送出小花廳,慶王站住回望她,說了些讓她好生將養,安心待產,有事盡管找他或皇後之類的話,這才告辭離去。

出安王府登車回到自己自己的慶王府,立即召來陸雲飛,吩咐道:“即日起多派人手,不管白天黑夜,給我不錯眼地盯住安王府所有大小門,包括狗洞都不能放過,嚴密監視進出的人,稍有可疑者,一律跟蹤徹查,必要時不論是誰,先拿下,搜了身再說!”

陸雲飛應了一聲是,剛要轉身出去,慶王又喚住他:“盡量做得隱蔽些,不要讓明珠覺察!”

安王府芷蘅院,太子接過明珠手上的金牌,冷笑道:“慶王果然等不及了!仗著他嶽父兵部那點權力,不到萬不得已,他還不肯拉下臉搶兵符呢!”

他將兵符收入袖籠中,對明珠說:“我也是為這兵符而來的,江登在左側門等我,拿到兵符立即出城去與安王會合你不要擔心,好好保重,你平安無事,他才會安心!”

明珠看著旁邊的陳規馬正,說道:“你二人隨江登去吧,王爺更需要你們,我在家什麼事都不會有,叫王爺放心!”

陳規馬麵露驚喜之色,卻還有些遲疑,太子朝他們點了點頭:“去吧!江登領著你們,一路上有快馬替換,盡快到他身邊王妃的安危,由我負責!”

陳規馬正雙雙給明珠行了個禮,隨太子走了。

不一會兒,芷蘅院裏多了四名美貌健壯的侍女,她們就是太子的貼身女侍衛,原本跟來了安王府德輝院,太子去探望明珠,她幾人就靜候在角門邊,如今聽太子的命令,暫時接替陳規馬正,做了明珠的貼身侍衛。

皇上龍體違和,連續七八天不上朝,國事由太子主持。

這日大朝,皇上早早便由內侍扶著登上金殿龍座,滿朝文武無一缺席,連幾日不見蹤跡的慶王都來了,大家神情端肅,靜悄悄地列隊站在堂上,無人率先開言。

太子和不遠處的鏡王對視了一下,又很快調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南昭國向天朝稱臣多年,此時違約滋事,趁天朝邊境防守鬆懈,突然發難,攻下一座邊城,鎮守南疆的威遠大將軍許久安喪母,正在熱孝中,聞訊已匆忙趕赴邊城,皇上仍不放心,臨朝聚集群臣商議,欲再派一位位高權重者前往督戰,以顯天朝威嚴,不容冒犯。

有人上奏:此去南方,路途遙遠,不論派了哪位王候公卿前去,也得走個月餘才到南疆,到時戰事或膠著或已經結束,這督戰都收不到什麼效果,如今安王正在南方,不若快加鞭,將聖旨帶到,讓安王奉皇命前往督戰。

立即有人站出來質疑:安王已經身兼數職,又要鎮壓暴民,又要安撫災民,還要想辦法緩解災情,他又不會分身,怎麼能再跑去邊疆督戰?

慶王淡淡地說道:“安王手下多的是奇才,他本身又是個將才,聽說他此去南方,日夜兼程,一去到地方,暴民幾乎在一夜間就被鎮壓下來,官員歸衙,政務恢複如常……他如今,應是閑得很呢!”

真有這樣的事?驛馬天天跑,怎麼沒收到捷報?朝官們麵麵相覷,議論紛紛。

慶王輕哼一聲,看向太子,太子臉色如常,眼睛沉靜如平湖,不起一絲波紋。

皇上說:“太子,是什麼狀況?說來聽聽!”

太子躬身道:“稟父皇:兒臣隻在前兩日收到安王一個折子,他心係災民,確實緊急趕路,兩日一歇,武官們倒沒什麼,文官們有些報怨。其間安王在客棧歇息時不小心碰倒燈燭,點燃帳幔,臉上受了輕微燒傷,兒臣未告知父皇,怕父皇擔心……至於慶王方才說的那些,兒臣不敢妄信,確實未曾見到捷報!”

他心裏暗想慶王在隨同安王去的戶部官員中,不知安插了多少個密探,安王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視中,妄圖就此將安王釘死在南邊?做夢!

安王傳給太子的密信,確實說一夜間將暴民鎮壓下來了,也不知道他用的什麼辦法,隻捉了帶頭的十餘個,其他統統解散,願歸家的歸家,願入伍為國效力的入伍,災區恢複平穩。太子想他少年時多在南方遊曆,南方有故人和隱密的力量,這個是一定的。

隻聽皇上歎了口氣,說道:“安王做事一向雷厲風行,如此緊張,反害得自己受傷!身邊人是怎麼服侍的?還有那些隨行的大小官員,讓他們閉嘴!朕的兒子吃得苦,他們就不能吃嗎?”

慶王唇邊泛起一絲冷笑,忽上前奏道:“既是安王受了傷,那不若由兒臣前往南方督戰吧!兒臣也可以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用不了半個月時間,就能到南疆!”

皇上擺擺手:“安王輕傷,應不礙事!擬旨,著安王前往邊疆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