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金杏(1 / 1)

到菜市場買菜,看到一個賣芹菜的攤位旁邊,有一位老太太在賣杏。她把幾十顆黃中帶青的杏放在平鋪的手絹之上,這一下子勾起了我對兒時的回憶。

小時候,我家的院子裏就種有一棵杏樹,每年初夏時節,杏兒在我們的期盼的目光漸漸由小到大,由綠泛黃,往往不到成熟的季節,就進了我和小夥伴們的肚子裏。不過,如今市場上賣的全是又大又黃的杏,現在敢把這種個頭小小的青黃杏帶到市場上來賣,肯定是無人問津的。

看到我在一攤杏前停下了腳步,麵容仿佛核桃殼一樣的老太太,眯縫的眼睛突然閃出一絲光亮。她說:我的杏雖然看起來不好看,但是挺好吃的!

我笑了笑,杏兒長成這樣,好吃又能好到哪裏去?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連生性淳樸的農村老人也學會給自己做廣告,公然說謊了!看到我要走,賣芹菜的中年農婦說:老太太沒有撒謊,她的杏酸中帶甜,真得很好吃的!況且她要的價格也便宜,這幾十顆杏,她隻要兩元錢。現在大家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寧願多花一些錢去享受更好的商品,誰在乎一元兩元錢啊。我心中雖然這麼想,但對老人大老遠的從農村來隻為了賣兩元錢的行為難以理解。賣芹菜的農婦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老太太是我的鄰居,她今年已經是九十高齡了。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十幾歲時到河裏遊泳,淹死了。小兒子是個傻子。她的老伴去世得早,她一直與傻兒子相依為命,她的傻兒子子今年也已經六十多歲了……說話間,我看了看麵容滄桑的老太太,她可能耳背,目光茫然地望著前方,好像在聽別人的故事。中年農婦接著說道:前些天,她的傻兒子不知聽誰說的,非要吃城裏的包子不可。老太太就用竹竿把自家院子裏杏兒打下來,非要和我到城裏,賣了杏給兒子買包子吃……不知不覺中,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圈人。

這些杏我要了,五元錢可以吧?一片唏噓聲中,一位老大爺要買杏。

我出八元錢。一位帶著孩子的年輕的母親說。

老奶奶,我出二十元,杏賣給我吧。一個小學生從父親那裏要了二十元錢擠了進來。

……

一時間,這菜市場一隅,好像拍賣行一樣,競價聲此起彼伏。

你們這些人怎麼不講道理啊!是我先到的!我從口袋裏掏出十元錢時,早已被擠到人群的外圍。

最後,杏賣給了一位孕婦。老太太隻收了兩元錢。大家夥想把手中的錢給她,被她拒絕了。她把兩元錢交給了賣芹菜的農婦,讓鄰居代買了一籠包子。她用手絹把包子包好,捧在懷裏,身體靠在裝芹菜的機動三輪車上,等待著芹菜賣完後,她跟著回家。

她看起來麵容慈祥平和,但我能夠感受到她的心在微笑。她一定在徜徉著兒子吃包子時的饞樣子,兒子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永遠是她心中記掛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