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示弱能夠產生令人驚奇的力量。我們大多數人不願敞開心扉,向他人披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我們擔心會帶給人困窘、不夠專業或者過於情緒化的印象。但是,如果我們甘願冒險顯得脆弱,就能加強關係的質量,增加和他人建立聯係的可能性。我們的語言互動大多發生在事務性層麵(隻傳達基本信息的層麵),因此總是錯失在聯係性、情感性層麵交流的機會。密切注意我們交流的方式,就能加深我們向他人敞開心扉、與之充分交流的程度,從而願意與他人有更全麵的接觸。

3.幾英尺就能造成巨大差異。簡言之,在決定我們最可能和誰合得來的問題上,能夠有麵對麵接觸的機會非常重要。在對高效率的要求和多重任務感到無奈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避免碰麵或麵對麵交流。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到,這樣會讓我們錯失和共事的人更接近的機會。

4.共鳴引起共鳴。流暢感——處於巔峰狀態的體驗——以及臨場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共鳴感,這是一種能夠吸引到他人的特性。我們應該努力全身心留意身邊的人,更關注他們所說所為,態度和需求。接近他們時,掌握他們的情緒溫度。

5.相似性很重要;數量勝過質量。同姓、同一天生日、住在同一地區,或是同樣有罕見的指紋其實都不重要——是相似性有助於創造一種將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內群體態勢。越能專注於和他人共有的相似性,合得來的可能性越大。在試圖和那些看似和我們非常不同的人交流時,這一點尤其有用。如果他來自於不同的文化背景,或是不同的職業、產業,那麼聚焦於你們相似的方麵——音樂、體育、幽默感,這樣你們更可能創建一種聯係。

6.周圍環境有助於增進親密感。某些環境和狀況能夠培養快速親密感。共同克服挑戰或逆境能夠促進兩人成為好友,成為一個共同社群的一分子也具有這種作用。

7.人際磁場。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有些人就是天然更易於和他人投緣。自我掌控能力強的人能本能地改變自己的情緒,以適應、迎合他人的情緒。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你越能意識到他人的心態、態度和情緒,則和他們建立聯係的可能性越大。

8.快速親密感能激發最佳自我。和投緣的人相處能激發出我們更佳的表現。我們會感覺更舒適,更願意呈現自我,袒露心扉,能用一種健康和富於創造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快速建立親密關係的神奇體驗不一定要由機會或緣分決定。如我們所看到的,我們能夠增加與工作、同事、潛在的戀人以及周圍世界契合的機會。這樣做時,那種聯係會變得非常神奇。它能改變關係的本質——不隻是那一刻,而是永久地改變。它能幫助我們實現最佳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