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庭相冊中有這樣一張照片:羅姆是個蹣跚學步的小孩,而歐裏才剛能站直。歐裏留有一頭金色的頭發,坐在一堆營火前,正視著前方;而羅姆穿著燈芯絨喇叭褲,從側麵靠近歐裏,在他臉頰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吻。

我們並沒被要求在鏡頭前擺拍。這張照片抓拍到了我們玩耍時的樣子,記錄了我們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親密關係。

這並不是說我們從不爭吵或打架,我們跟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樣會發生爭執。不過當紛爭解決時——在我們最終決定誰該拿最後一塊糖或是該輪到誰倒垃圾後——我們仍會相互支持。

這種聯係伴隨著我們一生。迄今為止,隻要對於一個決定拿不定主意——例如定什麼度假套餐,采用什麼家庭理財方案,或是選擇什麼共同基金——我們都會求助於對方。或許是因為在一起待久了,或者是因為我們思維相似,反正我們對這種聯係有了依賴性。

這就是起初激發我們對人際關係和投緣現象感興趣的東西。當然,我們麵臨一個難題,那就是沒有大學有這樣一個係可以讓我們聯係、索求信息;關於這一話題,沒有會議可以讓我們參加。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我們與他人、與周圍世界投緣的方式是人類狀態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它在各種領域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出現:從浪漫的愛情到公司項目小組,從分析神經學方麵的大腦活動模式到弄清完全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動態。

我們想弄清楚快速親密感的構成因素——讓人們投緣,或者使人們在某一特定活動中充滿活力的因素是什麼。這些活動的範圍十分廣泛,從寫小說到玩樂器,從發現自身在臨時拚湊的籃球賽中處於“巔峰狀態”到在一次浪漫晚餐中凝視著妻子的雙眸,感覺就像兩人初次相遇。讓我們感覺完全融入周圍世界的是什麼呢?我們所進行的研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聽到那些投緣的人們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他們眼中的激動,聽到他們講述自己故事時嗓音的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一直在努力理解我們成年生活大部分時間——從羅姆對神奇經曆的研究到歐裏參與斯坦福大學“情感外露”團隊——與他人投緣的經曆。

我們已經從許多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投緣現象:投緣時所發生的事,形成快速關係的方式,以及多年以後這些聯係能夠影響我們隨後經曆和關係的原因。在探索之旅即將結束時,我們選取了投緣的主要方麵進行概括說明。

1.神奇的事。一開始,我們對人們和他人或活動投緣時所體驗到的愉悅感覺,以及當時大腦的快感中樞反饋的方式進行探究。的確,很多被采訪者都認為投緣有一種神奇的特性。很多人認為這種經曆具有偶然性。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具有在生活中幫助形成或創建這種經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