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一字,浮生半世。浮生酒樓。
浮生酒樓的老板名為七冉,人們皆說這浮生酒樓名字怪了些,可七冉從不覺得,原因嘛,自是因為她也是個怪人。
眾人都知,浮生酒樓雖為酒樓卻偏生沒有客房,以七冉的解釋便是,這是酒樓不是客棧。然而每日來這的人不在少數,半數是為了吃飯,而半數是為了見見七冉傳說中如仙子一般美的女子。
那有為何說她是仙子一般的女子,傳聞是這般的:
七冉姑娘喜好紫衣,在北陵有這樣的一段話,白衣著身,脫俗之姿;紅衣著身,豔麗之姿;青衣著身,秀雅之姿;紫衣著身,妖媚之姿。故,紫衣在北陵為不祥,因此鮮少有女子穿紫衣。除此之外還有一則傳言,百年前,有位皇帝,心係百姓,深受百姓愛戴,而那時出現了一個女子,夜夜與之歡好,而白日裏便不見了蹤影。皇帝對這個女子更是百依百順,後來這個女子無故消失了,皇帝便大肆選妃,隻要是與那女子有一點相似之處便被選入後宮。結果便是從此君王不早朝。皇帝由明君變成了昏君,那女子也被百姓皆知,皇帝不理朝政,被奸臣抓了空子,鬧得百姓在三年之內處於水生火熱之中。雖說皇帝並沒做什麼,可誰又會去理會到底是誰害了天下百姓,正如那女子什麼也沒做,卻無辜背上了禍水的名聲。據說那女子便喜著紫衣。
雖從未下過禁令,可沒人敢惹這個麻煩。直至一日,在明心湖旁靜立著一位紫衣女子,無人認得她,隻覺得那女子宛若仙子一般,她眼中有一汪明水,仿佛將明心湖中最清澈的一汪水拿去當了眼睛。可惜這汪明水從來都是波瀾不驚。
奇的是,那紫衣女子並沒有引來街坊閑言,倒成了她的標誌。那女子便是七冉。
傳言什麼的七冉向來覺得玄乎,也確實是玄乎了些。比如世人都說她美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萬物失色什麼的這個就真的真的是以訛傳訛,因為她那日在明心湖邊上臉上戴著麵紗,不過她的氣質確然是不錯的。
那之後明心湖對岸多了一個閣樓,便是浮生酒樓,老板自然是七冉了,而七冉自明心湖那一回後就在未露過麵。
有人說自己在湖中遊玩時有幸瞧見閣樓上半掩的窗戶內有一個曼妙的身影,果真是如仙子一般。
七冉聽說了這個也隻是淡淡一笑,因為她知道,她房中有窗戶,可窗戶並沒有開向湖麵。
“莫說是他們了,我在這呆了這麼久,也從來沒見過七冉姑娘。”半晚,酒樓打烊,兩個小二在樓中閑聊。
“也莫說你們二人,這浮生酒樓每日的收入賬本,還有這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月錢,皆經過我手送去給姑娘,別說見一麵了,我連她的聲音都沒聽到過,隻見那薄紗後麵呀姑娘半臥在榻上捧著本在看。”那邊一女子見二人聊得正歡也上前來插了一句。
另一個小二聞言問道“那便無人見過姑娘了?”
“哪裏哪裏,除了明心湖邊上的那一回,定還有人見過姑娘。”女子反駁。
“是小玲兒吧。”正準備休息的廚子也湊了上來。
女子忙回過頭搭話“對對對,楊叔是如何的值得?我也是每日送賬本時,小玲兒送到姑娘手中的。”
楊叔嗬嗬一笑道“那幾日小玲兒來找我說,姑娘想喝南瓜粥想的急。我問了一下她是不是見過姑娘,小玲兒說自然是見過,姑娘是她的救命恩人,還說姑娘美極了,遠比傳言中的美。”說到最後楊叔的老臉不由得紅了。
正當眾人聊的起勁時,小玲兒從門口進來了,向眾人問了聲好,引身後的一女子上了樓。
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了,便各自回房休息了。此時已是二更天(21點到2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