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愛延續父親的生命、曹於亞(2 / 2)

爸爸的手術非常成功,但還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

這天,護士拿著一張醫藥費清單,要曹於亞的媽媽去交款。媽媽接過清單,麵露難色地走了出去。這一切被躺在病床上的於亞看到了。她後來悄悄地問了醫生,知道爸爸每個月需要4000多元的醫療費。經過深思熟慮,她把輟學打工的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

“孩子,你一向成績好,現在馬上就要高考了,你不讀太可惜了。”父母知道她從小就有上大學的夢想,堅決不讓她輟學。

手術後沒幾天,媽媽含淚撇下爸爸和她,帶著弟弟妹妹去福建打工了。

手術後的第八天,曹於亞和爸爸提前出院了。她帶著爸爸回到了校園。馬上就要高考了,她得趕回學校,抓緊這最後的時間,衝刺一把。石永中學的教師宿舍裏,熊老師已經收拾好了房間。幾個同學扶的扶病人,提的提行李,幫曹於亞的爸爸住進了熊老師的宿舍。

原來,曹於亞捐腎救父的事傳遍了整個學校,老師和同學們都被她的孝順和勇敢感動了。校領導了解到她家的實際困難,減免了她所有的學雜費和住宿費,美術老師更是熱心地把自己的宿舍騰出來讓給曹於亞的爸爸住。

“謝謝,謝謝大家!”於亞一邊忙著收拾,一邊不停地向大家致謝。一陣忙碌,她的額頭上掛滿了汗珠,嘴唇毫無血色,看得出,手術後她還沒有完全恢複,身體還很虛弱。不管怎樣,父女倆總算在校園裏安下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同學們都還在睡夢中,曹於亞便悄悄起了床,趕到教師宿舍。爸爸還沒醒,她在電飯煲裏煮上飯,再燒好一壺開水,等爸爸醒來就可以吃藥了。

忙完這些,她匆匆忙忙趕到教室裏開始早讀。上午課間操時又一路小跑著趕回宿舍煮好中午飯,中午再回去炒菜。伴著夕陽,她洗完衣服,拿起了課本……

曹於亞一邊照顧爸爸,一邊備戰高考。有時候,她也會感到力不從心,但想到小時候那個美麗的夢,想到在外奔波的家人,馬上就有了動力和希望。

學好真本事

回報社會

2007年7月21日,曹於亞接到了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同時送來的還有招錄人員捐贈的13500元愛心款和省教育廳長的親筆信。撫摸著紅紅的錄取通知書,這個勇敢而堅強的女孩哭了。

生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曹於亞如願成了一名大學生,同時,她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她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飛來。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的女生宿舍裏,曹於亞在拆閱著麵前堆積如山的信件。

“曹於亞,是你給了我感動和勇氣,謝謝你……”一個湖南的女孩知道了她的事情後,以她為榜樣,也把自己的腎捐給了媽媽。

“於亞姐姐,你讓我們明白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以前我們沒好好學習,現在要努力了。”鄰水縣的幾個中學生在信中這樣寫道。

讀著這一封封來信,於亞的心裏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同時也有很多記者采訪曹於亞。這讓曹於亞內心有些矛盾。一方麵她覺得有義務去接受采訪,同時她又覺得社會給了她和家人這麼多的愛心,家鄉有關部門給她和父親補助了醫藥費,建起了新房子,讓她的弟弟也回到了課堂,社會上許多好心人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她要抓緊時間學習,“學到真的本事,好回報社會,回報關心我的人”!

麵對記者的采訪,她說:“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後,就更要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的當然是學習,我計算機和英語基礎都不好,需要好好努力。有了真本事,才能回報社會。”

她是這樣說的,也在努力這麼做。因為采訪她的媒體非常多,她擔心自己學習跟不上,隻要有一點時間,就在宿舍抓緊畫圖、做作業。忙碌的她,也總會利用采訪的空隙,拿出英語書來讀一讀,記一記。

每一言每一語,曹於亞都說得實實在在,以後人生的每一步,她也會走得踏踏實實,因為,她的心中裝滿了責任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