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的一個客戶來找她理論,說自己定得貨有一半都是有質量問題的,要求退貨。其實劉麗心裏明白,對方一定是找到了一個更便宜的上家,所以,在找麻煩。
於是,劉麗在辦公室接待了他。
客戶進門就說:“你給我定得這批貨都是有瑕疵的,我覺得你們的信譽度很低,所以我不想和你們合作了。”
劉麗剛要開口,對方又說:“我不希望和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合作,這批商品我沒有辦法賣,也沒有辦法用,你說該怎麼辦吧?”
停頓了一下,他又說:“對於你們提出的給退換,我想也沒那個必要了,信譽不夠的公司,誰會希望和你們合作?”
劉麗耐住性子,他知道客戶就是不想讓她辯解,所以他將所有的退路都封住了,這樣,劉麗就會沒有可以選擇的處理方法。劉麗覺得,如果再這樣讓他說下去問題就會更多,於是,劉麗趁著對方停頓的時候插進話去:“您好,不好意思,如果我們的商品有問題我一定會負責的!但事實上,這批產品出來後是我自己親自檢查的,沒發現有問題商品。”
對方似乎不滿劉麗的插話,於是,迅速將話題接回去,說:“你們說檢查了,我怎麼知道?我那質量問題都出了,你說這以後怎麼合作?”
眼看對方又要繼續說下去,劉麗急忙插嘴說:“不知道您聽過一句話嗎?‘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我們的商品敢這個價位向外發貨,自然是質量優越的了。如果您不小心定了沒有保障的貨,那麼您店的生意還怎麼做啊?”
對方正要說,劉麗打斷他說:“這些商品都有其性價比在這,便宜的產品幾天壞了,量少了,以後這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的日子也是蠻鬱悶的。再說,我們公司可以給您免費調貨,您也不用擔心會因為質量問題影響您的銷售和使用。另外,公司過一段時間會有返利活動,對於向您這樣的老客戶,公司一定不會虧待你們的。”
對方聽後,沉默了一陣,說:“那好吧!質量問題的產品我到時候過來換貨!”
劉麗一笑說:“當然,您去換貨的時候直接說我讓你來的就行!”
一件麻煩事就這樣解決了。
對待試圖不讓你解釋問題的人,你一定要找到他說話的節奏,然後迅速插話,從而強迫他收聽你的話。
否則,他占了上風,那麼你的問題可就嚴重了。
4.談話都有角色,快速決定你是哪一個
有些年輕人談話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總覺得自己一會是主人,一會是客人的,最終嘮到最後也沒弄明白為什麼自己是采訪別人還是別人采訪自己。
這樣的找不到角色現象其實就是談話失敗的一個表現。如果是蔡康永的話,他一定不會讓被采訪的嘉賓采訪自己,自然也不會在別人采訪自己的時候冒出一句采訪別人的話。
其實,語言基礎紮實的人都知道,談話就是兩個人的交流,那麼自然是要有一方是整個談話的主角,否則,這場談話就一定不會和諧。
通常蔡康永在我們的眼裏都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但是,他也曾經參加過其他主持人的訪談類節目,記得幾年前,魯豫曾經采訪了同為主持人的蔡康永。當時看這個節目的時候還為他捏了把汗,其實很怕他最後會因為職業病而成為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奪權,將主持的位置轉換。不過看到結尾也都沒有出現什麼差池,不得不佩服他,在談話中他能快速分清自己是哪個角色。
有些人總是采訪別人的角色,突然轉變為被采訪,自己就會混亂,然後不知道該怎麼和對方說,也不知道改回答對方什麼。
記得也是幾年前的一檔談話類節目,主持人采訪主持人,節目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後來,被采訪的嘉賓問了一句:“那你呢?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兩個人就徹底開始換位置了。不難看出這都是職業病惹的禍,自己總是在問別人,而有時輪到別人問自己了,整個角色就調換了。
其實,每個談話中都有角色,特別是職場的談話,一旦兩個人坐在位子上,談話就開始了,而談話的主要問題是圍繞著誰,很多人都會搞不清楚。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廠家和客戶坐在一起,客戶不明白是應該自己先問對方問題,還是等著對方來問自己。結果等來等去,最終想問的問題沒有問,而不想問的問題又回答了一大堆。
懂得說話技巧的人都能夠妙語連珠,可是,自己卻時常會搞不懂自己在談話中是什麼角色,是主人還是客人。有些人會說,談話嘛!舒心就好,管他什麼角色呢!但比較來說,知道自己處於什麼角色的人才能夠真正的說出道理來。
有些人抱著自己是客戶就隨便說話,等談話結束後縱然發現,自己問的問題都不靠譜,而靠譜的問題都忘了問。其實,在角色分配上,搞不清楚狀況的往往最容易吃大虧。
能說會道,是一種立足社會的能力,它能夠使你的難成之事心想事成,從而讓你在社會中處處順利;它能夠使你在緊要關頭化險為夷,從而讓你在人際交往中事事如意,在商戰中左右逢源;它能夠使你迅速說服他人,從而贏得與他人寶貴的合作機遇;它能夠使你受到上司的重視,得到同輩的尊重和贏得下級的擁戴,從而讓你的事業錦上添花,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