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聊天的過程中隻顧著開別人的玩笑,而忽略了自己,有時候說著說著自己就被卷入了自己設下的圈套,這個現像就叫做隻知道進攻,不懂得守家。談話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是,所以如果將重心單獨放在別人或者自己身上,那麼,談話的話題必然會向一邊傾斜,而在這個過程中幾乎自己都掉進別人的伏擊圈。
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辯論員,就一定要掌握好說話的技巧,要學會一心兩用或者一心多用。在自己探討問題或者陳述道理的時候也應該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因為被動是交談的天敵,而太勇往直前又有可能會被打敗。可見,溝通需要技巧,仗著技巧去溝通,才能萬事無憂。
劉麗的一個朋友林子說話總是直來直往,他從不避諱別人的看法,有時候,他會因為自己這個直脾氣而得罪人。
一次劉麗和另一個朋友小薑在街上遇到了林子,三個人結伴去咖啡廳喝咖啡,小薑和林子都是做個體生意的,同行見麵自然分外眼紅。
劉麗和小薑還沒開口,林子就說:“小薑這最近憔悴了!生意不好吧?”
小薑一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強忍著沒有發作,微笑著說:“我最近生意太忙了,累得都不像樣了!”
林子一笑:“是嗎?你現在賣的那個牌子以前我賣過,一點都不好做!”
小薑說:“我做還行,顧客都挺認可的。”
林子不好意思地喝了口咖啡說:“是麼!那可能是這家的東西做得好!”
小薑撇了下嘴說:“我賣的就是上回你賣的東西,我對這東西比較內行,所以銷路還行!”
林子一聽就知道小薑是在暗暗諷刺自己是外行,但是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就把話題轉到了劉麗身上,他說:“劉麗啊,聽說近幾年的銷售不好做,你覺得怎麼樣啊?”
小薑白了他一眼替劉麗回答說:“麗麗現在月薪比你一個月利潤兩倍還多。”
林子尷尬一笑,劉麗替他解圍,說道:“哪有那麼多,別聽小薑開玩笑。”
林子眉開眼笑地說:“我就說嘛!劉麗以後失業了去我那,我給你找工作。”
劉麗一愣,她心裏立刻泛起了想把林子大卸八塊的衝動,但是她克製住了,她決定不給林子留麵子了,於是,她說:“那還不至於,我薪水沒有你利潤的兩倍,但是一倍多肯定有了。”
林子一聽覺得臉上像被抽了兩巴掌,然後匆匆編了個借口就離開了。
小薑偷笑,劉麗說:“原本不想攻擊他的,誰知他還蹬鼻子上臉了。”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林子的話簡直是漏洞百出,他把自己的身價看得很高,所以,他的話有些過頭了,另林子沒有想到的是,這恰恰激發了劉麗和小薑的憤怒,於是,兩個人開始合力攻擊他。而林子又沒有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原則,所以他的談話就不停的觸礁。
林子的說話方式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所以,在兩個人攻擊他時,他也沒有還擊的能力。
所以,在我們正常與人交談的時候一定要攻守相結合,不要給自己的退路全都封死,要知道,一旦對方攻擊自己,沒有退路就隻能等著挨打。
可見,談話還是應該有十足的把握。
就拿劉麗的例子來說,但凡林子給自己在攻擊完小薑後給自己留一條退路,自己也不至於會到走投無路的地步。要知道說話謙虛是任何談話過程的基礎,一旦越了界,再想轉身就麻煩了。畢竟人都是記仇的,這點小事,許多人大概會記一輩子。
7.你問我答與你答我問
問題該由誰先開口?
在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兩方都有問題想要問,這個時候是應該等著對方先問自己還是應該自己主動開口呢?
在蔡康永的節目中,有時他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比如自己有個問題要問嘉賓,而恰巧小S也想問問題,於是兩個人開始搶話,但是最終他們都有解決的辦法。
比如某一期節目中,談到藝人的愛好時,小S想問對方是不是會常泡夜店,也蔡康永恰巧想問對方是不是會把打電動放在第一位,兩個人的問題明顯就有分歧,可是,兩個人又都想問自己的問題,這個時候,蔡康永會很紳士的停住問題,然後等小S說完後自己再說。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節目規定,而是蔡康永的本意,因為身為男人就要有紳士風度,不和女人搶話也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