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觀念更新,財源不斷(2)(1 / 3)

經濟獨立才能保住“半邊天”

在財務上獨立的女人,在丈夫、朋友麵前才能抬得起頭。因為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生活才有活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女性爭取財務獨立的目的,其實不是在爭取主權,而是不成為別人的負擔與拖累。

現實生活中,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女性往往會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找個富有的老公上。這些女性凡事都依賴老公,認為男人養家糊口天經地義,平時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休閑娛樂和美容打扮上,完全忽視了提高個人創造、積累財富的能力。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受製於人。作為女性,應當掌握理財和生存技能,自尊自強,這樣才能在持家立業上對丈夫平等對話。

袁小姐是一個漂亮時尚的現代女性。她在一家外貿公司當文員,每個月工資4000元左右,可她每個月都花得光光的:每個月做頭發300元左右,到美容店洗臉香熏按摩健身最少也要600元,買條名牌裙子要近2000元,結果她每月一分不剩,還得省吃儉用。她一直想著釣個金龜婿,以後就靠老公養,不用辛苦奮鬥了。一年後,她真的如願了,在一次工作中結識了王先生,相處一段時間後兩人結了婚。他是一家私企的經理,年薪豐厚,想當然能滿足袁小姐平常的消費了,她辭去工作,做起了全職太太。沒了工作收入,自然依靠老公供給了,她也理所應當的認為老公給應該她錢花。袁小姐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逛街,有時和朋友去喝茶,朋友們都很羨慕她。嫁了有錢老公不用自己辛苦工作,那段時間她過得也十分舒適愜意。可久而久之,王先生就不高興了,他覺得袁小姐是他的拖累,因此每月隻給她很少的日常必需開支,偶爾心情好了,才會多給她點生活費。日子久了,袁小姐漸漸變了,再也不向結婚前那麼開朗,對生活也失去了激情。

袁小姐就是因為經濟受製於王先生,所以她的臉上漸漸沒了笑容,也越來越不開心。女性朋友們難道以後想過她那樣的生活嗎?如果不想,我們首先就要在經濟上獨立,學會理財。作為現代女性,不要通過婚姻來解決自己的經濟狀況,不穩定的婚姻不僅會使你失去金錢,還會使你失去生活的激情。

精明女人理財錦囊

伸手要錢,矮人三分。長此以往,女性必然會受製於人,在家裏的“半邊天”地位也會發生動搖。每個女人都應當為自己充電,掌握理財和生存技能,自尊自強,在立業持家上展現“巾幗不讓須眉”的現代女性風采。

女性理財從好習慣開始

我們的生活是被各種各樣的習慣左右著。比如吃零食是一種習慣,抽煙是一種習慣,做按摩也是一種習慣。同樣,節約是一種習慣,浪費也是一種習慣。習慣在左右我們的生活。好的習慣,比如勤奮、節儉等等可以成就你的事業。而不良習慣,比如吸毒、賭博等等可以毀掉人的一生。

由於年齡、職業、教育程度、所麵臨的處境等情況各不相同,現代女性的理財習慣有著較大差別。

王小姐,1982年出生,畢業於北京某名牌大學金融專業,是個理財精英。在北京工作已經有好些年頭了,因為是學金融的,所以對理財十分重視。股票、基金無不通曉,現在每月的收入達到萬元以上。與時下社會趨勢相比,她也算是一位金領了,可她從不間斷地堅持投資,每月還在定投基金,還有不少的存款。忙著理財的同時也從來沒有虧待過自己,經常和朋友去吃喝玩樂,並且和男朋友一起,購買了一套房子,建立了一個溫馨的愛巢。

張小姐,1985年出生,畢業於北京某高校本科英語專業,是個理財盲。工作也有好幾年了,這中間換了好幾次工作。到現在每月收入2000元多一點,對基金、股票非常陌生,幾乎沒有存款。她基本上從沒考慮過理財,每月領到薪水最先就是去shopping,接著就是參加每周的朋友聚會,隻要有時間就想要去消費。一般在下月工資到來之前,口袋已經幹幹淨淨了。她認為理財不是那麼重要,懂得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似乎更有價值。

匡小姐,1988年出生,現就讀於北京某大學文秘專業,對理財是紙上談兵,有心無力。她沒有收入,但平常花費也不多,生活相對簡單。對於理財她很關注,因為在校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她有很多時間去構建自己的投資計劃,可畢竟還沒有獨自掙錢的能力,所以再好的理財方式都隻是在紙麵上規劃,並樂此不疲。

女性朋友想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就要養成理財的好習慣,改掉理財的壞習慣,比如說浪費、透支消費、不計劃消費等這樣的壞習慣。那麼,我們應該培養哪些理財的好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