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急於問老板最低價是多少”,這是很多女性朋友砍價的核心原則。如果看中某件商品之後一上來就問賣主最低價,隻會自斷退路,因為最低價永遠都是自己砍下來的。在砍價的過程中,首先最好將自己喜歡商品的意圖表現出來,但同時也要表現自己可買可不買。然後誘使賣家一步步說出他的最低價,最後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已心中的底價。
一次劉小姐在一家個體商店中看中了一張精致的CD台架,標價300元。劉小姐非常喜歡,又是摸又是看的,但是覺得價格太高了。這時候一個高大魁梧的男子走過來,操著一口北方口音說:“喜歡的話可以便宜點。”原來這個人是店主,聽著說話就透露著北方人的直爽,劉小姐搖了搖頭表示:“太貴了!”店主說:“你真心想要的話,就說個價。”劉小姐裝作無奈地笑了笑,繼續擺弄著CD台架。店主見劉小姐沒有搭理,就說:“小姐,我看你是真心喜歡它,這樣,我幹脆給你打個八折?”劉小姐還是搖了搖頭。“七五折!不能再低了。”劉小姐還是不動聲色。店主真的急了,追著劉小姐問道:“你到底想不想買啊?”劉小姐知道,店主是個典型的北方豪爽性格的人,對於這種人,他爽快你也必須爽快,開誠布公是惟一的選擇。劉小姐表示誠心想與店主做這筆生意,但是如果他一點都不肯再讓步,劉小姐也隻好忍痛棄之了。店主聽了之後,態度明顯有所鬆動。劉小姐態度堅決地說:“我身上隻剩下180元,爽快點,我頂多就出這麼多了!”從氣勢上給店主一種不容商量的感覺。店主拍了拍後腦門,說:“行,就當是交你這個朋友了,以後多多照顧生意!”“那是,那是。”劉小姐一邊掏錢一邊笑著說。這筆交易算是砍價成功了。
●結伴購物巧唱雙簧
獨自逛商場購物很容易被店家的“溫柔一刀”擊中,但是如果能夠與幾個朋友結伴逛店購物,則可以彼此配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好貨。具體的手法便是:一個拿著衣服雞蛋裏挑骨頭刻意刁難,另一個對著店家猛灌“蜜”,既不能讓他在一怒之下揮手而去地不談了,又讓店家心裏產生一種“我們是高手,不會上當”的意識,漸漸到了“火候”,再說出比自己的心理底價略低的價格,賣方略微上調後即成交。
●不要暴露你的真實需要
有些女性在挑選某種商品時,往往當著賣主的麵,情不自禁地對這種商品讚不絕口,這時,賣主就會“乘虛而入”,趁機把你心愛之物的價格提高好幾倍,不論你如何“舌戰”,最後還是“願者上鉤”,待回家後才感到後悔不迭。因此,消費者購物時,要裝出一副隻是閑逛,買不買無所謂的樣子,經過“貨比三家”的討價還價,才能買到價廉且稱心如意的商品。
事實上這種漫天要價在市場上是屢見不鮮。商家開價比底價高幾倍,甚至高出二三十倍。因此,殺價狠是對付這種伎倆的要訣。王女士在某高檔商場看中一套裙裝,賣主要價1888元,王女士敢於狠殺價,一口咬定出價580元,結果成交了。
如果女性朋友心腸過軟,在挑選商品時,可以反複地讓賣主為你挑選、比試,最後再提出你能接受的價格。而這個出價與賣主開價的差距相差甚大時,往往使其感到尷尬。不賣給你吧,為你忙了一通,有點兒不合算。在這種情況下,賣主往往會向你妥協。這時,若賣主的開價不能使你滿意,盡量指出商品缺陷。任何商品不可能十全十美,賣主向你推銷時,總是盡挑好聽的說,而你應該針鋒相對地指出商品的不足之處,最後會以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成交。
如果長時間殺價並沒有達到效果,此時不妨發出最後通牒:“我的給價已經不少了,我已問過前麵幾檔都是這個價!”假意談不攏要離開,一是催促店家盡快做決定,希望能及時叫住自己,趕快成交;二是順便探個虛實,知道自己開的價錢是否已達店家的底限。所以如果你要離開時,店家並沒有留下你,你又有意購買此件商品時,就要留個退路。
不過一般情況下這種討價還價的方法效果很顯著,賣主往往是衝著你大呼:“算了,賣給你啦!”這樣,女性朋友運用智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
精明女人理財錦囊
無論什麼時候,討價還價總是買賣雙方博弈競爭的過程。表麵上雙方是在討價還價,進行口舌大戰,實際上雙方是在進行心理戰。如果女性朋友為了麵子而不好意思還價,那就等於把自己的錢裝入別人的口袋。
團體購物,買賣雙贏
時下,有一種很流行的消費方式,不但能讓女性朋友享受優惠的價格,還能免去砍價時舉步維艱的麻煩,這就是團購。團購即為團體購買,單個消費者在購物、接受服務的消費過程中,自發地或者通過專業團購服務公司有組織地集中起來,組成購物團體,集體購買,享受集團采購價,並可以共同維權。這種新的購物模式最早流行於網民內部,因此又稱為網上團購。網上團購一般通過互聯網渠道,將同一城市內具有相同購買意向的消費者團結起來,向廠商或一級供應商直接大批量地訂購,並能以優惠的批量價格獲得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