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購買保險:今天投資,明天獲利(3)(3 / 3)

●輕信熟人留隱患

很多女性朋友感情用事,買保險多讓做保險代理人的親戚或朋友為自己設計保單,認為做保險代理人的親戚或熟識的人設計穩妥,比在公共場所結識的保險代理人可靠,不會上當受騙。

1998年,市民劉女士由平安人壽濟南分公司的朋友林某代理,為丈夫購買了一份保險,保險金額4萬元,每年交保費4700餘元,繳費期為15年。這份壽險保單生效後,5年後,返還8000元,此後每過5年返還一次,每次遞增2000元。從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間,每年該交保費時,林某都會準時來到她家,拿走這4700多元錢。

2003年6月,林某與劉女士商量,說自己已經跳槽到了新華人壽保險公司,新公司照顧員工親戚,可以將她原先投保的險種轉至新華人壽保險公司,還可以將原先隻為劉女士丈夫投的保險改為兩人各自一份。不懂保險知識的劉女士相信朋友,同意了此事。於是林某拿來兩份空白文件,讓她丈夫在上麵簽了字。之後不久,林某告訴劉女士已經成功轉投了新華人壽的兩份保險,並動員劉女士又買了一份“更好的保險”。

2004年7月,劉女士的另一位朋友覺得此事蹊蹺,便幫她到平安人壽查詢,誰知保險公司的記錄表明,劉女士隻交費至2000年,資料並且顯示,2003年6月,劉女士已經以“經濟原因”為由,為劉女士的丈夫退保,所有的文件上不僅有劉女士丈夫的簽名,還留下了身份證複印件。劉女士得知後立即與林某交涉並起訴至法院。後來劉女士說:“打官司前,林某將20000多元還給了我,考慮到損失不大,同時畢竟林某已經在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給我買了3份保險,所以我沒有再進一步追究”。

原本以為此事已經結束,可劉女士去年在仔細翻閱了3份新保單之後發現,這3份保險根本不適合自己。於是打算退保。但是當劉女士拿著保單來到新華人壽谘詢退保事宜時,才發現這3份總價值將近4000元的保單,竟然隻能退回不到400元錢的現金價值。“如果退保,4000元錢相當於白白送給保險公司了;但如果不退,自己還得每年續交保費,我被這3份保單害苦了。”劉女士含著眼淚說。

從上麵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精明女人購買保險時,必須明白這一點:如果親戚對你的情況比較了解,是資深人士,當然很好;但一般保險業務員流動性很大,而且在從業初期為了完成業績,會做出很多“人情單”,“誘說熟人”的現象也很普遍。最好的辦法是,在參考親戚意見的同時,多對比其他公司的產品。目前的保險產品,各家的費率相差無幾,但主要區別在免責條款,也就是保障範圍。各種產品的細則和組合很多,一般人確實很難搞得清楚,最好的辦法是找大公司的保險規劃師進行谘詢。

精明女人理財錦囊

女性朋友隻有走出購買保險的誤區,所做的理財投資才能收到預期的效益。

量身定做5:單身離異女性理財方案

蔣女士,35歲,有一個5歲的兒子。由於感情不和,與丈夫離婚。蔣女士獨自承擔整個家庭經濟責任,年收入大約為10萬左右,每月家庭生活支出為3000元左右,每月還要負擔房供2000元,並且還有30萬的銀行貸款。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蔣女士希望買份適合自己的保險。

根據馮小姐的家庭財務狀況及保障需求,建議她用年收入的8%~10%購買商業保險,現階段以購買重大疾病長期健康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為主,同時附加定期壽險及醫療類保險,讓保障更加全麵化。隨著個人收入的變化,她可在三年內將定期壽險轉為終身壽險,使保障期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