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改革與守舊(1 / 1)

剛生下來的動物,樣子都不好看;同樣地,一切改變或改革的事物,最初也使人看起來很不習慣。不過,有些事情是以前的較好,那是不容易去仿效的,比如說,事業的創建者,往往比他的後人高強許多,這是由於人的依賴性,使人性中的惡性越來越強,而善性逐漸衰微,這是一種自然的傾向。改革是出於需要,就像有了疾病便有了醫藥的發明是一樣的。各種藥都是改革,不肯服用新藥的人,後果是不好的。

時間是最大的改革家。如果在時間的進程中,各種事物在變壞,而人類的聰明才智又不能把它變好;這說明習慣上所遵循的製度雖然並不好,卻也還合乎時宜。有些慣例,時日既久,已不能見到它們本來的根源,要突然加以改變是幾乎不可能的了。一種改革可能是有用而合理的,但與舊事物格格不入;而且,改革就像個陌生人,人們見了隻覺得驚奇,卻未必給以歡迎。如果時間是靜止的,環境是不變的,當然改變或改革就不必要了。可是,時間在不停地飛逝,環境也在不斷地改變,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一成不變地墨守成規,那麼不變所引起的混亂,將比有所改變或改革引起的混亂更大。通常太看重過去的人便會對現在輕蔑。時間是個偉大的改革家,它能改變各種事物,可是它的改革是慢慢的、不聲不響的,在你不知不覺中完成。所以,人們在進行改革時,應以時間為榜樣,效法它的辦法去改革。不然,人們對那突然而來的改革,不但會感到意外,也可能不肯接受。這樣的改革對某些人可能是有益的,但對另外一些人卻有害。受益的人當然高興,對主持改革的人無限感激;而受害的人會覺得冤枉,自然要咒罵那改革的人了。

國家大事的改革如果不是必要,或者改革的效果不是非常明顯的話,還是不要輕言倡議改革為妥。在改革的時候還要注意,改革是為了革新,並不是以革新來滿足一種改變的欲望。人們對於新事物雖不拒絕接受,卻也會保持懷疑的態度,所以改革與否,等到經過詳細的考慮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聖經上說:“你們應當站在路上察看,探訪古道,要行走在那善的道途上才是。”這是告訴人們說,要大家站在舊路上去仔細察看新路是不是好的,如果真是好的,就應當從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