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油饊·抓飯·牛羊肉(2 / 2)

抓飯的做法是選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切成小塊,在鍋中用清油炒好,加水煮沸,再放進泡好的大米,不可攪動,在煮到一定時間後,肉、菜、米的香味充分融為一體時,再用大盤盛了置於飯桌當中,全家老少用手抓著吃,故稱抓飯。

這種本是維吾爾族、蒙古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在遊牧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風味食品,由於獨特實惠,漸次傳播開來,成為一種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這種美食由於要用手抓,也許有人會認為不衛生。其實,拉麵、蔬菜也都是用手操作,饅頭、大餅不也是用手拿著吃的麼?關鍵是習慣。而且回族、維吾爾族都是非常講究衛生的民族,不僅吃飯前要淨手,連平時一日五次祈禱都要淨手或沐浴呢!

不過,現在食用的抓飯也有了某種改革。抓飯還是傳統的做法,隻是盛在碗中,以方便外來的遊客。我在西寧、銀川、蘭州、烏魯木齊、喀什、伊犁都見到過大鍋抓飯,上麵放著許多油汪汪、香噴噴的羊肉塊和蘿卜條,不過已是用碗盛,拿筷子吃,吸引得許多外地遊客都趨之若鶩,吃得津津有味。

走進大西北,也就走進了牛羊肉的世界。這就好像進了沿海城市就進了海鮮世界一樣。牛肉拉麵、羊肉泡饃、手抓羊肉、牛羊雜碎、臘羊肉、烤羊肉,真是觸目皆是,數不勝數。而且,這裏的牛羊肉,源遠流長,堪稱正宗。內地所產羊肉,多有膻味,且放料平淡,做工簡單,不能把牛羊肉的鮮美發揮到極致,所以內地人多不習慣吃牛羊肉。我的女兒一見吃羊肉就吊臉捂鼻子,可兩次西北之行,便徹底使她改變了看法。第一次在青海草原帳篷賓館,一大盤手抓羊肉上來,鮮嫩可口,其香無比。女兒遲疑地抓起一塊羊肋骨,剛吃了一口,就望著我笑了。之後,去寧夏、去新疆,再不說不吃羊肉的話了。

中國西部地域遼闊,且多為出產牛羊之地。一個地方,一座城市,一家飯店,僅是對牛羊肉的做法,煮、烹、炸、煎,便積累起了豐富的經驗和許多獨特的做法,或是形成獨家風味,或是延續百年的老店。西安老孫家羊肉泡饃,蘭州老馬家牛肉拉麵,銀川老哈家羊肉包子,諸家競秀,不一而足。有些風味,委實奇絕,字號牌匾不同,味道便有差異。一次去延安,朋友推薦老街有家羊雜碎,味道獨特,可去領略。果真,一大碗冒著熱氣,撒著蔥花、香菜,調著花椒、孜然、味精的羊雜碎放在麵前,僅看一眼便讓人饞涎欲滴。一口氣吃完,滿頭冒汗,渾身舒暢,心裏竟也湧上一種久違的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