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你需要一束“感恩玫瑰刺”
喬治·梅斯森
經曆過痛苦,才能對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並學會安慰其他遭受痛苦之人。
感恩節,情緒低落的桑德拉走進一家花店。桑德拉的生活曾經安逸、輕鬆,就仿佛一縷柔和的春風。然而,在她懷孕4個月的時候,一場車禍使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緊接著,丈夫的公司又麵臨被迫轉讓……
“下午好,要我幫忙嗎?”花店老板珍妮走了過來。“我想要一束花。”“是為感恩節嗎?”“根本不是!”桑德拉脫口而出,“最近的這5個月,我的生活事事不順利。”桑德拉後悔自己的失控。珍妮卻說:“我有一個完美的設計送給你。”
正在這時,門突然被推開了,珍妮迎上前去打招呼:“嗨,芭芭拉,我去取您預訂的花。”珍妮走向裏間,很快便捧出一大束花——長長的玫瑰枝,青翠的葉,還裝飾著漂亮的蝴蝶結,隻是,玫瑰枝上隻有刺,沒有花朵。
桑德拉在一旁觀察,暗想:這是一個玩笑嗎?誰會要沒有花的枝幹呢?芭芭拉卻感激地說:“訂這個‘感恩節特供’已經三年了,我以為自己不會再感動了,但現在感動依然在。謝謝你。”
“那位女士買走了沒有花的枝幹?”桑德拉不解地問。珍妮說:
“是的。我叫它‘感恩玫瑰刺’。三年前,芭芭拉走進花店時的心情與您十分相似。她感覺沒有什麼值得感恩的事情:父親因癌症離她而去,家族生意失敗,而她則麵臨著一個大手術。也是在那年,我失去了丈夫,不得不一個人打理這家花店。以前,我一直感謝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當厄運襲來,我不停地問,為什麼它偏偏降到了我頭上?後來我懂了,生活的花令人愉快,生活的刺卻可以向我們展現安慰的美麗。經曆過痛苦,才能對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並學會安慰其他遭受痛苦之人。”
這時,一個男人走進花店。“嗨,菲爾。”珍妮和他打招呼。
“我妻子派我來取‘感恩玫瑰刺’。12枝,老慣例。”菲爾大笑著說。“我早把它們準備好了。”珍妮把一個用薄紗紙包好的花束從保鮮櫃中取出來。菲爾說:“好美啊!我妻子一定喜歡。”
桑德拉忍不住問:“它是送給您妻子的?”
“沒錯。4年前,妻子和我差點離婚。我們一起生活了40年,卻漸漸陷入困境。通過戰勝一個個問題,我們拯救了婚姻和愛。去年感恩節,我來這裏買花,珍妮告訴我,她一直用玫瑰刺提醒自己從‘多刺’的日子中學到啟示。我想那正適合我,於是我把‘玫瑰刺’帶回家。我和妻子把每一個問題都貼上標簽,並感謝它們教會我們道理。”菲爾對桑德拉說,“我極力向您推薦‘感恩玫瑰刺’!”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感謝生活的刺。”桑德拉說。“隻有經曆過磨難,我們才會更懂得珍惜愛與美好。所以,不要怨恨生活的刺。”珍妮說。
眼淚滑落在桑德拉的麵頰。這是車禍後她第一次釋放自己的怨恨。“我要12枝‘玫瑰刺’。”她哽咽著說。
“好。”珍妮說,“記住,每次看見它們,一定要既感謝好運又感謝困難,對二者我們都要心存感恩。”
“謝謝你。多少錢?”
“不用,第一年的‘感恩玫瑰刺’是免費贈送的!”珍妮說著把一束包裝精美的玫瑰枝遞給了桑德拉,“但需要有一個保證:你要盡力醫好心上的傷。”
不要讓潛力始終沉睡
章岩/譯
如果對自己的要求再多一些,每天都爭取做得更好一點,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沒什麼困難。
在華盛頓,我經常接觸到一些留學生兼職推銷員,他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陌生人打交道,把產品賣出去,換取或多或少的提成。其中有一個英文名字叫愛麗絲的上海女孩,她的推銷策略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愛麗絲在《東方日報》擔任過機動部的記者,來到美國,邊打工邊進修。為了每天賣掉化妝品,多拿一些提成,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她為自己製訂了一份“恐怖”的計劃,每天要在下班後,至少拜訪100名陌生客戶。
假使每名客戶需耗時三分鍾,自我介紹、產品介紹及留下聯係方式,這是最基本的時間底線,見到100人,需要300分鍾,也就是5個小時。
愛麗絲傍晚6點下班,除去吃飯及拜訪客戶時的間隔時間,每天,她至少忙碌到淩晨兩點,每天隻能睡四五個小時。
剛開始,同事們都對她的計劃不屑一顧:
“這位來自東方文明古國的愛麗絲小姐,太不知足了,她已經是上周的銷售亞軍,這樣到處跑,隻會徒做無用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何況是用如此低效的辦法,除非她想成為冠軍。
難道冠軍就很了不起嗎?”
還有人說:“她幹脆直接拿出手槍,命令整個華盛頓特區的美國人,都把錢掏出來好了,何必這麼折磨自己呢?換成是我,下了班,我馬上回家,有精彩的體育節目正等著我呢!”
起初,愛麗絲隻能保證每日30瓶的平均銷量,至少在第一個月內,“100名陌生人拜訪計劃”,對她沒有什麼幫助。
從第二個月起,效果開始顯現出來。
漸漸地,有留下聯係方式的陌生人打電話過來,詢問她是否還有化妝品。他們需要從她這裏購買比超市更便宜的化妝品來討好女朋友,這是街頭推銷的優勢所在——因為省去中間商成本,價格往往要便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