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好口才是人生的重要資本(1 / 3)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工作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講話,即使啞巴也會用手勢來與人交流。而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交流,感情溝通,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就是語言交流。一個善於講話的人,通過出色的語言表達,可以使同事產生好感,結成友誼;可以使同事間的矛盾化解,友好地相處。而一個不善於溝通的人,就得不到同事的認可,往往因自己與同事間的溝通得不到改善而成為一個孤獨寂寞的人。

生活中常常是:因為善於講話與同事有了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才使同事之間增進了解,縮短距離,得到認可。

一句話,溝通是現代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是提高素質、開發潛能的主要途徑,是我們駕駛人生之舟實現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

1.好口才,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

2.好口才是一種人生資本3.好口才也是一種生產力

4.好口才能夠創造機遇,贏得合作5.好口才有利於他人接受你的意見

6.擁有好口才,可以獲得好人緣7.關鍵時刻,好口才化解問題和矛盾

1.好口才,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

練就一副好口才,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個人的力量越發顯得單薄弱小,對社會協作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因而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社會交往,使每個個體協調地合作,聚合所有個體的力量,從而收到更好的社會效益,一個人交際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為說活藝術的高與低、巧與拙。因為言為心聲,舌戰便是心戰,語言能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所以口才在人際交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0世紀初,美國人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功,15%來自於他的專業技術,85%則依靠他的處世技巧和人際關係,而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他的口才。這種認識不斷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把舌頭、原子彈和金錢相提並論,一起視為民族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法寶;如今更是把舌頭放在美元和電腦之前,成為新的戰略武器之首。尤其是現代傳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地球的半徑在編短,而舌頭卻伸得更長。

在21世紀當代社會,口才的作用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宣傳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捍衛真理。批判謬誤的銳利武器;是尋求發展與合作、廣交朋友、增進友誼的寬廣橋梁;是調查訪問、治談討論的重要手段;是領導藝術、組織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口才訓練趨之若鶩,求知若渴,因為人們已經意識到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適應力,競爭力、推銷力無一不是以口才來展示的,在這方麵有欠缺足以構成對自身生存發展的障礙。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王親光曾就大學生的成材與口才的關係,有過一段精辟的論述:“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企業管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是時代的要求。改革的社會對不重視創造的書生型、既成型人才不感興趣。它所需要的是開拓型、創造型的人才,有強烈進取精神的人才。而開拓型、創造型人才必備的素質和能力之一就是口才。”

當今歐美各國,口才教育非常普及並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這源於人們的一個共識:即口才不僅是人在一生追求奮鬥中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而且在獲得這種能力的同時,其它幾種重要的能力,如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等都相應得到訓練和提高。

人們的這一認識,與口才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思維過程有關。我們知道,思維和語言之間的聯係密不可分,思想是語言的具體內容,語言是思想的表現形式。口語交際最大的特點便是現想現說,想是說的基礎,說得好的前提是先要想得好。而無論是想還是說,都必須綜合地運用交際者的各種素養和知識能力。

具體來說,在“想”的階段,首先,交際者一方麵要考慮交際場合,交際對象的身份和情緒,做到察言觀色;另—方麵要對相關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以求深入了解,從而迅速把握對事物的認識,這就需要凋動交際者的觀察能力和對事物的感受能力;其次,口語交際隨機性強,而且語音稍縱即逝,不能重複,這就要求交際者快速地啟用頭腦中的知識儲備,並針對具體情況,及時作出準確、得體和巧妙的應答,這就需要很好的記憶力和很高的隨機應變能力,再次,口語交際要做到表達清楚,主旨明確,條理分明,邏輯嚴密。這就需要交際者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聯想與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在“說”的階段,還需要交際者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和語言藝術。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和競爭的社會。在競爭中,誰把握住了機會,誰就把握住了命運的主動權。機遇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口才來實現的。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說過:“欲審知其德,問以行;欲審知其才,問以言。”這裏說的言能顯才,不無道理。口才是充分展示一個人思想修養、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和工作作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讓他人對自己進行全麵、深入地認識和了解,並因此取得他人的信任,從而把握住難得的機會一展抱負。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事業有成的人,絕大多數都具有較好的口才,而且口才越好,其活動的天地就越大,成就也就越突出。比如說,周恩來的豐功偉績就是與他那超群絕倫的口才成正比的;英、美、德、日等國的總統,總理,首相的競選無不是雄辯口才的較量。可以說,具備口才,使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其功效大至為群眾、為社會、為國家謀福,小至利己順利發展。因而,口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階梯。

總之,口才已日益成為現代人的一種重要能力而在社會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這樣說,在現代社會裏,有口才未必是人才,是人才則必定有口才,訓練口才和培養人才是同步的。培養口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當代人完善自我的需要。

2.好口才是一種人生資本

雖然人人都生有一張嘴,人人都會說話,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會說話呢?正如諺語所說,“人好好在嘴上,馬好好在腿上。”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憑看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自己平凡的命運。

春秋戰國是我國舌辯之士的鼎盛時期。縱橫家們遊說列國諸侯,或獻合縱之計,或獻連橫之策,一言既出,天下大變。名流之士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得寵於君王,官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好不得意。

張儀以舌辯之才當上了泰國的宰相,但最初隻不過是魏國的落泊貴族的後代。有一次,張儀到楚國遊說時跟楚國宰相飲酒,不久楚相丟了一塊玉壁,門客們便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品德不好,一定是張儀偷去了玉壁。”人們於是把張儀綁起來,拷打了幾百下後才釋放。張儀的妻子說:“唉!假如你不讀書遊說,怎會受到這樣的侮辱?”張儀卻時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妻子忍梭不禁,說:“舌頭還在。”張儀說:“這就夠了!”後來,張儀果然憑著辯才雪了恥,還取得了泰國的宰相之位。

與張儀同時代的蘇秦,最初以連橫的理論遊說秦王,曹到碰壁,不得已窮愁潦倒而歸。他的父母因他沒出息而不認他這個兒子,他的嫂子甚至在家中指雞罵狗而不給他做飯吃。他受盡了羞辱,於是頭懸梁、錐刺股,秉燭讀書達旦,終於創造了聯合抗秦的合縱論,並且苦練舌辯功力,成為能言善辯的飽學之士。他再次遊說列國諸侯,宏論闊議,傾倒六國君王。

使他掛上了六國相印。使這位足智多謀的策士獲得了極大成功。嘴巴創造的奇跡令人歎為觀止。

所以,事業要成功,好口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資本。

而今口才在神州大地已重新展現魅力,以致有“知識就是財富,口才就是資本”之說。在廣泛的社交活動之中。你若具有適應各種場合的口才,你就時常處於優勢地位,那麼,你在調整周圍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就更能得心應手,心想事成。從這個意義上說,懷揣金口才,可以走遍天下。

3.好口才增加自我形象的魅力

在以往的年代,能說會道曾被認為是華而不實、誇誇其談;而拙於言辭,不善表達則被認為是腳踏實地、質樸敦厚。孔子就曾說過,“巧言色令,鮮仁矣”,又說“剛毅木訥,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