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一場變故(1 / 2)

第二天墨樹成上早朝,果不其然李思言將此事上報給皇帝,也提及了李準被抓地點,雖是輕描淡寫但也賺足眼球,但讓大家議論紛紛的是昨夜李準畏罪自殺了。

“這······怎麼回事?”

大臣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皆不敢大聲。

皇上的目光落在李思言身上,帶著些微的讚許,心情已經沒有前幾日鬱悶了。

“肅靜!”太監尖聲的叫道,議論的大臣立刻低下頭彎腰,謙恭地站好。

“墨愛卿,”皇帝沉吟道,墨樹成在一堆大臣裏站出來,行禮道,“臣在。”皇帝凝視著奏折,墨樹成雖然想好推辭,可是李準自殺的事他是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所以,他小心翼翼的回答,“臣實在是慚愧。”

皇帝聳眉,“哦,墨愛卿此話怎講?”

墨樹成還沒發話,馬前卒倒迫不及待起來了,此人正是禮部尚書衛大人,少來也有五十左右了,穿著官服,派頭十足,不過終究是在麵聖,故而姿態稍稍收斂,道,“皇上,宰相大人一向是愛國愛民,絕不會做出此等徇私枉法的事情,這中間是否存在誤會。”

這般趾高氣揚的語氣,在場的都微微皺眉,縱使服侍在皇上身邊多年的李太監也是皺著眉,隻是又隱忍著,未發。皇上不甚在意的揚眉一笑,風采不減當年,雖年逾四十,依舊風度翩翩一美男子也。他緩緩說道,“真是這般?”目光望著墨樹成。

衛大人又想捷足先登霹靂拍啦大放厥詞一番,好在墨樹成眼明手快嘴更快捷,道,“衛大人所言,老臣實在不敢擔,但是,老臣身為朝中大臣,對律法自然是熟悉的,這私藏要犯,連坐之罪,老臣是知曉的,所以斷斷不敢收留老丈人在府中,隻是,老丈人是我家的妾帶進家裏的,老臣實在不知情。於情於理,老父親有難,女兒施以援助,都是應該的,所以,老臣還請皇上法外開恩,饒恕我那可憐的妾吧。”

皇上沉吟片刻,對其他官員說,“此事既然是墨愛卿的妾私做主張帶父進府,各位怎麼看?”

這時,吏部尚書站出來豪氣萬丈的說,“俗話說的好,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這宰相的妾既然嫁給了宰相,自然是聽從宰相的,這事吧,是誰的主意還拿不定呢?”

墨樹成看著對方可惡的臉,隱忍著怒氣。這時候,吏部侍郎站出來和吏部尚書針鋒相對,道,“大人這麼說,是在指責皇上不會用人嗎?”吏部尚書道,“我沒有。”吏部侍郎冷笑一聲道,“大人沒有?難道大人不知道宰相是皇上欽定的嗎?”

吏部尚書的臉色一瞬間變得蒼白,心如死灰,他剛從偏遠的地方調回中央,椅子還沒有坐熱,難道又要走了嗎?他慌忙下跪,道,“臣該死。”

墨樹成冷眼看著這一幕,方才的懊惱消失如煙,無蹤無影。高高在上的天子疲倦的看著這一幕幕勾心鬥角的戲碼,唇角勾起一抹如殘陽般的笑。

“愛卿何罪之有,朝堂論事,各抒己見而已。”說完,皇上站起來,道,“好了,這事交由李愛卿去辦,至於墨愛卿的妾不懂事這件事朕也不追究,墨愛卿私下說說教育便是。”

“多謝皇上。”

滿朝文武紛紛下跪,太監一聲“退朝。”一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喊像潮水一般湧向整個金壁煌煌的大殿。

皇帝率先走出大殿,各路大臣依照次序有條不紊的走出大殿,這時候墨樹成走在最前麵,後麵是一幹子尚書,他們或三三或兩兩結伴而行,談天說地,好不樂哉。墨樹成背部仿若生了針芒,渾身刺痛不爽,匆匆而去。

“皇上這衛大人是越發猖狂呀!”回到禦書房,大太監對皇上憂心忡忡的說。

皇上含笑問道,“這李思言辦事效率真是極高,朕倒是比較好奇他是怎樣輕而易舉搞定這件事的。”言下之意,避開衛大人之事。太監心領神會,當即回答,“可要人去查查?”皇上笑了,“知我者,你也。”太監退後一步,躬身道,“奴才惶恐。”

這太監,姓李,在家排行老六,所以叫六子,他在皇上身邊服侍了十多年,當年錢媽媽賄賂的太監也正是他。那時候他還不是皇帝跟前大紅大紫的紅人,也隻是個端茶遞水跑跑腿的小太監,獲得頒布聖旨的殊榮還是到處磕頭破費得來的,當拿到錢媽媽那份沉甸甸的銀子時,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讓那些曾經待他如豬狗嫌惡他的人一個個跪在他的腳下舔自己的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