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化發展

洛克菲勒壟斷的最終目標是形成托拉斯。深夜來訪的華森特轉達的斯科特的鐵路大聯盟計劃隻是托拉斯的前奏,是企業統一聯合體這種特殊半壟斷形式的開端。

所謂企業統一聯合體,是指獨立的各個企業以獨立形態進行資本合作,受由它們產生的母公司股份分配額限製。這種母公司是一種變形的金融資本,稱為控股公司。

這種觀念的創始者在美國可以說是斯科特和洛克菲勒,而由他們共謀合成的企業統一聯合體,其主體非家族也非銀行,而是由洛克菲勒指定的煉油企業,因此掌握主權的是非家族式的利益聯合體——煉油企業家。

經過在紐約的幾次秘密協商,控股公司宣告成立。斯科特提出以“南方開發公司”作為控股公司的名稱,公司資本額為20萬美元,股份總額為2000股,因控股公司並不需太多的資金。由於洛克菲勒的強烈要求,鐵路大聯盟隻允許凡德華爾特的代理人華特森作為代表加入控股公司,擔任董事長。

洛克菲勒拿出一份待列入控股公司的石油公司名單,問佛拉格勒:“到底該吸收哪些石油企業加入控股公司呢?”

“那些未被列入名單的企業將成為運輸戰中的失敗者,他們勢必麵臨滅亡的危險。”

“列入名單的企業雖然成為我們利益的共同體,但也會成為將來的競爭對手,對我們的壟斷計劃勢必增加阻力。”

“但是,這些名單以外的企業勢力若是過於強大也不好,萬一他們聯合起來,組成另外的卡特爾,這又是個棘手的問題。”

這實在是一門學問,兩人非常謹慎,最終列出了幾家公司的名單,其中三家是洛克菲勒兄弟和佛拉格勒的,按控股率來說,洛克菲勒家族成為最大的股東,合計他們的股數540股,南方開發公司與鐵路大聯盟之間簽定了運費秘密協定,這是“美國工業史上最殘酷的死亡協定”。

根據這一協定,石油原產地克利夫蘭與匹茲堡之間公定原油運費為每桶0.8美元;但是參加控股公司的煉油企業可獲得折扣,為公定價一半,即每桶0.4美元,另外,從克利夫蘭到美國東海岸各市精煉石油運費為每桶2美元,其中有0.5美元的折扣。

這樣,隻有參加聯盟的企業才可以從中獲利,沒參加聯盟的中小企業必須付出兩倍的費用,這將導致中小型企業被淘汰,可見這是典型的弱肉強食、強者生存的例子。

鐵路大聯盟的秘密終於被揭穿了。“鐵路公司想弄垮石油原產地嗎?”人們議論紛紛,一些中小型企業起來抗爭。

這時一個矮小但精幹的年輕企業家站出來了,此人名叫亞吉波多,才24歲,卻是一位天才型的領導人。他提出一個對策“大封鎖”,同時,他把每桶原油的價格定為4美元。

洛克菲勒要華森特去見他,他大發豪言:“除非煉油業者停止與鐵路的秘密協定行為,並承認4美元這個價錢,否則大封鎖是不會解除的,我們將堅持到底!沒有原油,不論煉油業和鐵路大聯盟都會束手無策。”

他拒絕了可以加入南方開發公司的提議,回到原產地,組織停止原油的供給,動員所有報紙製造輿論,揭露大聯盟的陰謀。

洛克菲勒在尚沒有南方開發公司之前,有一個主要戰略,即僅允許一家紐約地區的煉油公司參加大聯盟,因為美國產品外銷歐洲的出口基地是紐約港,洛克菲勒原來想將來隻要買下這一企業,便可以借運費大戰打敗其他企業,獨霸紐約港。

遭洛克菲勒排出在外的那些公司,在紐約市成立了另一個煉油企業聯盟,洛克菲勒最大的失算在於,紐約方麵的聯盟掌握著能左右報紙的力量。經過紐約各大報的報道,及公眾輿論的壓力,州成立了特別調查委員會,最後鐵路大聯盟被迫廢除了秘密的運費協定,到這一步,洛克菲勒可以說是一敗塗地了,但他會改變原來的設想嗎?

許多美國曆史學家都說:“洛克菲勒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一個普通的人若是被輿論攻擊得遍體鱗傷,勢必深感受挫,並會崩潰瓦解,然而他好像沒事一般,仍深深紮頭於他的壟斷夢想之中,由於他有常人無法理解的幻想及堅忍不拔的鬥誌,所以他不會因受挫便一蹶不振。在他心中沒有任何東西能成為他達到目標的障礙。”

由於40天的大封鎖,煉油業者被斷絕了原油供給:由於油庫空虛,銀根吃緊,煉油業者為了生存隻有向銀行申請貸款,而銀行早被洛克菲勒收買了,拒絕給煉油業者貸款,吃了閉門羹的中小型煉油企業為了生存下去,隻得投入洛克菲勒的懷抱。

26家克利夫蘭煉油企業隻剩下六家影響不大的公司,其餘的都被標準石油公司合並了。而在大封鎖期間,標準石油公司卻通過“夜貓”石油公司獲得了2.5萬多桶原油。石油大戰結束時,他在克利夫蘭已有能精煉1萬桶原油的能力。

洛克菲勒在布朗大學演講時,說出一段名言:“當紅色薔薇含苞待放時,惟有剪除四周的枝葉,才能在日後一枝獨秀,綻放出豔麗的花朵。”

這就是洛克菲勒的風格,他是一個永不氣餒的男子,無論情況發生什麼變化,他都會化不利為有利,發展自己的壟斷勢力。

後來,石油原產地同盟的首領亞吉波多終於被洛克菲勒收買了,通過他進而控製了同行業,原產地泰塔斯維落人洛克菲勒的掌握之中,有無數商人因破產而自殺。

洛克菲勒從敵人中選出最有生存競爭力的強者,進而吸收到自己陣營中。標準石油的高層領導者中,大都是由這種先成為敵人再成為俘虜組成的強者,這個陣容不斷得以鞏固。

亞吉波多不久被提升為標準石油公司副董事長,在洛克菲勒退休之後,便出任了第二任董事長。

薩拉托加位於紐約平原。洛克菲勒在薩拉托加要進行一場陰謀。他把費城、紐約及匹茲堡的主要石油大亨邀請到他在薩拉托加的別墅秘密商談。參與會談人員在共進早餐之後,到別墅的會議室舉行會談,佛拉格勒扮演的是說客角色。

他說:“雖然我們在聯合計劃方麵受到一點點挫折,但我們收買克利夫蘭產油區的行動已經成功,洛克菲勒先生不想放棄統一聯合體的計劃……”

佛拉格勒說完開場白後,洛克菲勒那熱情而帶有強迫性的聲音回響在廳中:“三年前我就控製了克利夫蘭的石油界,現在,那裏的石油已被南方開發公司壟斷,我買我賣,價格也由我定,誰也別想在那兒撈油水!而且,紐約中央鐵路及伊利鐵路的貨物轉運權也在我手中,因而紐約也在我控製之下!”

洛克菲勒沒有說假話,過了不到兩年,資本額達到100萬美元的標準石油公司,就可以買賣70萬桶石油了(約10.1億公升),還可以得到250萬美元利潤。這一番話引起了在座人士的重視。

洛克菲勒又以略帶威嚇的語氣,壓低聲音說:“僅一家標準石油公司就能獲得如此巨額的利潤,主要因素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城市隻有一家石油公司!諸位明白了吧?根據我的情報,各鐵路公司已經開始共商對策,準備製定新的公開運輸協定,據說不再給予折扣,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打算,是由於我們彼此競爭,給他們可乘之機。所以我們石油界要並肩作戰,石油業者合並之後,便成為所有運輸業的核心,這樣不但可以控製全美石油的價格,還可支配鐵路。”

在費城擁有大量煉油廠的洛克哈特首先心動了,他以充滿自信的口吻承諾:“匹茲堡及費城附近其餘石油業者由我來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