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市場

壟斷,就意味著打敗其他競爭者。他決意破釜沉舟了,在這場戰鬥中,惟一的幸存者隻能是他自己,這的確是一場殊死搏鬥。

“約翰,如今石油這麼景氣,也正是世界各地大量消費石油的時代呀!”佛拉格勒不滿足於僅僅製造木桶這類小玩藝,他要點燃這場壟斷爭霸戰的導火線。

“不錯,威廉也是這麼說的。我聽說他新接到了歐洲160萬桶(合23.8億公升)的訂貨單。”洛克菲勒炫耀道。

“是嗎?那太棒了,我們離壟斷輸出又近了一步!可是,約翰,你不想擴大煉油廠的規模嗎?如果我們被機器限製,生產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加,那還談什麼控製世界市場呢?”

“這家夥竟然和我想的一樣!”洛克菲勒這麼想著,但臉色仍舊是那麼平靜。

“若建立新的煉油廠,我夫人的伯父能借9萬美元給我們。你大概了解我伯父的為人,他隻出錢,不插手工作,他自己也曾說,要讓賓州的石油,控製全世界的市場。”

兩個年輕人談著他們同一個偉大的夢想,佛拉格勒理所當然成了約翰的合作者。

戴著眼鏡的老人哈克涅斯向新開張的“洛克菲勒·安德魯斯·佛拉格勒公司”投資了9萬美元,成為一位一言不發的後台支持者。當時洛克菲勒28歲,佛拉格勒37歲。

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戰役,就是利用幾個鐵路公司的矛盾,展開一場運費價格折扣戰。他們箭頭對準了三大鐵路之一的湖濱鐵路,洛克菲勒在派佛拉格勒出訪湖濱鐵路之前,事先已訂出了一份計劃,準備包租上下遊運輸業擁有的全部油輪與貨廂。運輸業的第一資產就是油輪與貨廂,全部租用就意味著石油業的入侵。

佛拉格勒漫步來到湖濱鐵路董事長迪貝爾的辦公室。“過不了多久,恐怕還會遇上不景氣的。”剛開頭,他就壓住了迪貝爾。

“不景氣?”出身將軍的迪貝爾對經濟一竅不通。

“對。如果碰上不景氣,你的湖濱鐵路就會受到運費折扣戰的衝擊,還會被那兩家鐵路夾攻。”

“我會給他們顏色看的。”將軍做個扳機手勢。

“怎麼樣,我們訂個每天60輛車的合約吧!”佛拉格勒開門見山道出來訪意圖。將軍聽他這麼大的口氣,馬上移座上前,他中計了,畢竟軍人和商人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每天60輛!”迪貝爾不由驚呼道。

以前各煉油公司支付從產油區到克利夫蘭所需的支線列車運費,公定價碼為每桶0.42美元,而從克利夫蘭再到東海岸各大城市的精煉石油運費,每桶得花2美元。

“支線列車原油運費,在契約上定為0.35美元一桶!”佛拉格勒口氣堅硬地說。

“也就是說你以每天60輛車的條件,讓我每桶讓7美分給你。”將軍敏銳地說。

“不錯,另外,到東海岸的精煉油運費以1.5美元1桶計算。”

每桶運費就這樣扣掉50美分。結局順利,洛克菲勒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利潤,這是他幸運的轉折點,低廉的運費帶來的是銷售價格的下降,也就意味著銷路的迅速拓寬發展。

1890年1月,標準石油公司成立,這家新的股份公司資本額為100萬美元,由洛克菲勒擔任董事長,其弟威廉做副董事長,佛拉格勒與安德魯斯則任常務董事。公司發行1萬股股票,洛克菲勒自己有2667股優先股,幕後支持者哈克涅斯擁有1324股,威廉、佛拉格勒和安德魯斯各持1333股,剩餘2000股,留作給鐵路公司的贈品,每股股金100美元。

當初約翰全力以赴親自經營、指導,就是希望公司有能力造出自己的運油車和貨廂車,這也是使他朝壟斷“下遊”邁出第一步的緣由。

在紐約的第五街上,坐落著53層高的摩天大樓——洛克菲勒中心,大樓前是洛克菲勒的胸像,標準石油公司的根據地就是洛克菲勒中心,它現在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集團經營企業。公司有股東30萬人,年收入500億~600億美元。標準石油創始時僅有五人,然而在短短百年之間,就迅速擴展到今天這樣龐大的規模。

今日的油輪已取代了昔日的鐵路,標準石油公司的500多艘油輪,每天在世界各地通過休斯頓、倫敦和東京三大分公司,分秒不停地向總公司彙報全球115個產油地港口和270座目標港口的油輪行蹤。這就是下遊控製,當年佛拉格勒與迪貝爾協議的簽訂,就是下遊控製的開端。也可以說,佛拉格勒說服迪貝爾這一瞬間,就是決定洛克菲勒和其公司命運的轉折時刻。

標準石油公司成立不久,歐洲爆發了普法戰爭,海運癱瘓,賓州石油出口業也隻好中斷。原油價格下降,精煉石油業也受到影響,洛克菲勒麵臨著困難重重的財務。

“這樣下去會垮掉的!”佛拉格勒憂心忡忡。

“不要緊,歐洲戰爭不會持續多久的。想想南北戰爭結束時石油需求量猛增的情形,我們的未來是一片光明,這次經濟不景氣擠垮了大批小型的中間企業,形勢對我們很有利,我們一定能達到完全壟斷的境地。”

這是一個真正有才華、有遠見、臨危不懼的人才,能夠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中,氣魄恢宏地抓住看似不利卻有利於完成壟斷的時機,和佛拉格勒再度並肩作戰,把克利夫蘭那些崩潰的石油產業弄到了手。

當時,離石油產地最近的克利夫蘭與匹茲堡有全國石油產業半數股份,另外50%在東部的紐約、費城等城市的企業中。標準石油公司控製著全國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石油產業,即使這1/6也夠大的了。經濟不景氣造成全國油產量隻有600萬桶(合95.3億公升),反標準石油一家就生產了100萬桶(合15.9億公升)。

“我要稱霸克利夫蘭,買下匹茲堡,控製東部!”

洛克菲勒如同勇猛的獵手,隻身闖入莽莽的原始森林,去獵捕那象征權力與金錢的“壟斷之獅”,他的野心漫無止境,要在那森林裏建起自己的帝國。

1891年1月,普魯士宰相匹斯麥擁護威廉一世回國加冕成為德國皇帝,德意誌帝國宣告成立,洛克菲勒也在這時完成自己的壟斷。

深夜11點半鍾,一位不速之客來到洛克菲勒下榻的紐約聖尼古拉斯大飯店。

“是誰啊?”被叫醒的洛克菲勒沒好氣地問。

“湖濱鐵路董事長華森特在大廳裏等你。”弟弟威廉答道,華森特已取代了迪貝爾,出任了湖濱鐵路的董事長,他與賓州鐵路的董事長斯科特關係很密切,他來幹什麼呢?

身穿大禮服和紅背心的華森特進來了。

“請不要吃驚,”華森特鄭重道歉後說道,“斯科特先生建議我們雙方合作。”

“是嗎?這麼說斯科特董事長已經高舉白旗,要與我們和解了嗎?”洛克菲勒故意望著坐在一旁的佛拉格勒。

“鐵路大聯盟的構想,您覺得如何?”華森特直接進入正題。

“大聯盟?”

“是的,運輸石油的所有鐵路公司均攜手合作,但隻與特定的石油業者進行大聯盟,至於小規模的中間石油業者或者石油原產地業者,則限製不使其加入這個大聯盟。”說完重點後,華森特便不說什麼,隻是在一旁傻笑。

威廉和佛拉格勒眼神中都流露出讚許的意思,而老謀深算的洛克菲勒心中則認為要趁機敲一筆:這個大聯盟的成立沒有附加條件不行。

送走華森特後,他說出自己的結論:“要有條件,盡管他們提出的聰明建議對我們有利,但我們絕對不能讓鐵路方麵掌握了控製權,否則他們就可以擅自提高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