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光對公司的組織也進行了全麵改革。他把權力下放給各專職事業部長,為各部門創造了獨立負責、獨立決斷的條件,杜絕了造成失誤誰也不負責的官僚主義惡習。土光一係列大膽而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使東芝重新換發青春,滋生出新的生機活力。

在當時的電器行業界,流傳著“武士的日立,商人的鬆下,紳士的東芝”的說法,紳士的東芝是對多年來四平八穩不求進取的東芝弱點的諷刺。土光針對這點,發出了不要紳士要勇士的命令,據說“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聽到土光這句話時,也不禁為之憂慮,因為他熟知土光的為人和才幹。

東芝這艘一度擱淺的巨輪在土光的駕馭下重新起航。在發電設備上,土光打了一連串漂亮仗,而在郵政省的“郵件處理機械”的競爭中,土光所創造的奇跡更是令人不勝驚異。

本來,郵政省已內定了兩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日電與日立,兩家公司也已經開始了委托研究階段。此時,土光前去拜訪他們,說:“請讓我公司也參加進來吧。”

也許是小看了這麼晚才擠進來的東芝,結果他們同意它參加。然而,中間插進來的東芝竟然後來居上,搶先摘桃,獨家取得了訂貨,令兩家公司悵恨不已,悔不該引狼入室。

除了日立與日電外,專長製造軍需品的三菱公司也吃盡了土光的苦頭。

“要做,我就全力以赴。”這是土光的口頭禪,它貫穿在土光的整個經營生涯中,在重建東芝時則表現得更為突出。對於部下他也是這樣要求,每逢交待任務時,最後他總再加上一句不容商量的話:“務必完成任務!”

東芝公司提出了“飛躍發展海外事業”的口號。它在海外陸續設立了國外辦事處和銷售公司,出口額迅速增加,1966年度的出口金額為220億日元,四年之後,出口額迅速增加到800億日元,為1966年度的4倍。

土光1967年又著手擬定了東芝的五年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高效率、高工資,銷售額增長到5000億日元。

1966年東芝的銷售額為1200億日元,到了1968年則增長為2000億日元,到了1970年已達到3000億日元。

“苦難的東芝”終於結束了它的苦難。然而,作為東芝的救星與重建之神的土光敏夫卻要引退了。1972年,土光將東芝公司總經理的職位讓給副總經理玉置敬三,自己退居為董事長。

有趣的是,土光敏夫每次隱退後讀讀書、散散步的閑靜日子都為時不久,就要被重新拉上馬繼續馳騁。1974年,已屆77歲高齡的土光就任經團聯會長。

經團聯是日本財界的四大團體之一。土光就任會長時,正是經團聯萎靡不振,走下坡路的時候,專擅起死回生術的土光再一次扮演救星的角色。

為了喚醒沉睡的經團聯,土光實施了大膽的“衝擊療法”,他對那些人浮於事、消極怠惰的現象進行了無情的撻伐。

“那個無用的組織應該解散。人員也要減少!”

“這樣的事情還需要等幾天?今天就得拿出結論來!”

“你別幹了,明天別來上班了!”

像在石川島播磨與東芝時期一樣,土光著名的怒吼在經團聯的大廈裏再次響起,但土光敏夫又絕不是一個殘酷無情的人,他的目的是以嚴厲的方式促進人才的成長,他在走廊裏遇到年輕的工作人員時,就親熱地拍著他們的肩膀問:“工作得怎麼樣?”至於前幾天還嚷著“要革職你”的話,早已忘在腦後了。

他為了號召年輕人下班後學習外語,承諾由他代付學費。

土光對經團聯理事會的各個常設委員會及懇談會也進行了大整頓。此外,還對處於休眠狀態的外圍團體進行整頓,一舉廢除了11個委員會,占35個委員會總數的三分之一。

土光的衝擊療法的另一項是消除浪費。他本人是絕不涉足晚間宴席的,同時他也禁止其他副會長與各種委員會的負責人舉辦與經團聯業務有關的宴會。

因此經團聯的一些人稱他為“老倔頭”。這個老倔頭會長常常是一個“指示”又一個“指示”,諸如:不要白天拉窗簾點燈開會,要限製空調等等。

◇節儉生活的典範

土光一向認為,合理化就是根除浪費。土光的這個觀念,在經曆了幾次能源危機之後,已被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所認同。日本的石油消費量的99.8%依靠進口,包括煤炭、天然氣在內的整個能源的進口率達88.9%。土光是一個危機意識非常濃厚的人。

1980年,在經團聯5月全會上,土光敏夫辭去會長職務,時年83歲,像土光敏夫這樣的人,誰也不會想到他的衣食竟然粗簡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他的早餐是醬湯、醃蘿卜、小魚醬;午餐一般是一碗麥麵;晚餐也隻是一湯一菜。吃的蔬菜,幾乎都取自他種的家庭小菜園。

他的鞋是換了的輪胎底的,一直穿到磨破為止,衣服也是整舊翻新的。有人開玩笑說,他甚至還使用著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牙刷。

他從不花錢請木匠或花匠,房屋的修繕和庭院的整理,都由他自己一手承擔。據說,他因而曾被誤認為是花匠。

有一次,他與中山素平去前蘇聯出差,中山將襯衣交莫斯科旅館代洗。土光卻說:“我來給你洗吧。”土光到國外出差時,據說總是帶著電熨鬥,在房間裏自己洗襯衣。

如此淡泊、節儉的生活方式,說明了土光對物質的態度。

與他的“小氣”不同的是他在其他方麵的大方。他給他的母校——關西中學捐獻過巨款,他母親創立的橘學苑一直靠著他的資助,母親死後,這個沉重的負擔更完全落在土光的身上,但土光樂於教育事業,對他來說,他並不是要謀取什麼名譽,而是真心真意為社會造就有用的人才。

土光敏夫是一個傑出的企業經營家,尤其是拯救瀕危企業的超凡才幹,在日本有口皆碑。他整個經營生涯中所顯現出來的一些基本精神更是值得借鑒的,他的挑戰式經營態度:該省則省,該用則用的原則;全力推銷與售後服務的方針以及腦力資源無限豐富論等思想與做法都彌足珍貴,對世人將永遠具有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