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圖書編輯審稿的時候,才發現一個職場中很忌諱的事情:得罪同事。審稿工作本身並不太難,難的是評分時做到公正,做到不摻雜個人的情感因素,用理性去評判一部稿件的優劣。
對於一個做圖書出版方向的公司來說,一個圖書編輯就必須是一個多麵手,策劃、寫作、編輯,甚至出版業務樣樣要能拿得下來。另外,一個圖書編輯並不是什麼樣的選題都適合,什麼樣的風格都能編寫。但許多圖書公司恰巧不是這樣,因為公司的策劃方向,選題定位是有局限的,這就要求一個編輯要主動適應崗位,快速進入角色。
有兩個編輯給我印象很深。一個是麵如敷粉的英俊青年小白,一個是開心隨和的女孩,人稱“丫頭”。這兩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文字功底不錯,能寫。
小白的筆試答題很另類,部門主任和我看了以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這小子有才,但可能不適合做編輯。小白的一句話給我的印象至深:5年後做到書業老大。我姑且稱之為文人狂狷。小白來上班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形象思維發達,抽象思維欠缺,腦子裏缺少邏輯這根弦。好在第一部通俗讀物的稿子經過部門主任的指導,還是完成了。第二部稿子就不是那麼簡單了,牽扯到經濟管理,這一來小白倍感吃力,折騰來折騰去,弄得他自己都快崩潰了。小白說他少年時代就寫過一部長篇小說,人家給了3萬元錢,不署名,賣了。自此他父親才答應他上中文係,也算一個才子吧。
小白一直堅持業餘創作。我看過他寫的一些東西,確實不錯,但他做編輯確實不太合適。或許是惺惺相惜吧。我喜歡和小白聊天,小白就給我推薦了一個叫“丫頭”的女孩。小白說丫頭也是一個寫手,文筆不俗,文風唯美,很適合寫兒童書。
某一天,總裁決定成立一個原創部門,需要文筆好的寫手,讓總編室考察人選。小白和丫頭自然被選編入列。丫頭從另一個部門調過來時,手頭有一部書稿快接近尾聲,部門主任要求我抽空給丫頭審稿。
我這才有了近距離了解丫頭的機會。丫頭有點兒胖,皮膚沉著無光,尤其愛吃零食,很少看見她嘴巴閑著的時候,即使動筆或敲電腦,隔不到一會兒也要騰出手去抽屜摸出一點零食塞在嘴裏。丫頭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很單純的女孩子,愛笑,表麵上大大咧咧,其實內心自信不足,成天對自己的工作提心吊膽。她說主任早已盯上她了,警告過幾次,這部稿子萬一被斃掉或得分過低,她隻有被辭退的命運。丫頭一再請我手下留情,高抬貴手。
我笑笑說先看稿子吧。但公司人人都知道,司空老師審稿是嚴厲出了名的,一是一、二是二,決不姑息遷就。由此編輯們暗地裏給我起了一個綽號叫“殺手”,凡是稿子一到我手上,他們總是關心自己的前途命運。這或許就是我做人做事太認真,不靈活通融的一種表現。
我總以為審稿編輯的職業道德很重要,稿件本身的內容含糊不懂可以學習可以請教,但認真負責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稿件中的錯誤審不出是水平問題,敷衍了事地看稿卻恰似於一場合謀的騙局。結果受害的是誰?一是編著者自己的能力不能提高;二是稿件送去出版社三審被斃掉;三是公司的成本加大,利潤受損;最要命的還是書稿一旦出版,貽誤讀者。
我一貫的工作作風就是看稿不看人,以至於時常聽到編輯們的冷言冷語:你如此賣命,哪個頭兒拿正眼看待你?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報應”,如果有報應的話。
丫頭的稿子確實不怎麼樣,但也不是太差,中等吧。我提出修改意見,丫頭認真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令人感動。後來,丫頭留在了剛組建的原創部,從事原創圖書工作。
一段時間,公司的一切表麵上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激湧。公司總裁的改革幾天一個花樣,怎麼也定不了型;再加之公司發展方向目標不確定,選題策劃方麵一直較弱,以至於許多選題隻是論證一番就半途而廢了,從而使得各部門員工無所事事。
某一天,總裁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讓我起草一份辭退小白和丫頭的文書。我驚怔片刻,問總裁:“這不是對你剛成立的原創部的否定嗎?”
“沒辦法了。這個部門可能要撤銷。”總裁看來心裏也不好受。
“為什麼是小白和丫頭?”
“你不也看見了嗎,平時他倆沒事幹,純粹在混日子,老總已給我暗示過好幾次了。”總裁說話時眼神飄忽不定。
“定了?”
“我和老總以及部門負責人都商量過了。他們或許有寫作能力,但不合乎我公司現階段的發展需要。”
可笑的是,研究決定這種事情,在當時沒有專設人力資源部的情況下,竟然沒有通知總編室的人參加。我算個什麼?真是屁也不是。
“那這樣說來,是我在錯誤的時間向您推薦了錯誤的人選了?”我有些生氣地問總裁。
“都過去了。這事情也不怪你。”
“可是都快到年底了,這樣做會不會引起員工流失?”
“流失是正常的,換血也很有必要。你別管其他什麼,盡快把他們的工資及其他手續搞清,我會找他們簡單地談一次話。”
我無話可說。
小白和丫頭走了。小白和我醉了一回酒,發誓要在書圈混出個樣子來。我相信小白的話。丫頭沒有向我告別,而是在離開公司後,給我發了一條短信:
你喜歡小狗嗎?
我家養了一條狗,狗對主人最忠誠,不會偷咬人。
可有些人卻不如狗!!!
我的心裏似乎被鐵笊籬薅了一把,好一陣鑽心的痛。丫頭,既然你這樣認為,我需要說你誤解我了嗎?
在職場中,一個人的去留本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但同事小白和丫頭還是牽動了我的敏感神經,或許還是骨子裏的文人情結吧。這件事情雖然過去幾年了,不被人理解的滋味也很不好受,但我的腦子裏卻怎麼也抹不掉那個短信帶給我的痛。我知道我沒做錯什麼,也沒做什麼對不起人的事,我隻是盡自己的責任,做好分內的事而已。
像駱駝一樣生存
在個人競爭愈演愈烈的時代,每個人都有過或長或短的一段職場生涯,人人都感受過職場政治的存在。那麼,什麼是職場政治呢?這其實就是一個人才華的展露,以及對性格、情緒自控能力、待人接物、應變能力等多項自身能力的考驗和對各種複雜關係的把握。職場政治也無所謂好與壞。人在職場,要想遠離這些勾心鬥角的利益紛爭、長短是非,還確實難上加難,因此職場政治就成了鍛造職場金身的一門修煉大法。
▲千禧年的春夏之交,在昆明湖南端的長河橋上。
我在老家單位工作的時候,有幸被上級組織任命為辦公室副主任,自個兒感覺不做出一番事業來,對不起組織的信任和領導的栽培。於是書生意氣,一人獨攬三份工作:辦公室管理、服務部經營、科技下鄉辦點。這一年,忙得焦頭爛額不說,三份工作也隻是做得差強人意,自己也感覺留下了許多遺憾。這倒還罷了,最讓人心痛的是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有說我經營服務部搞貪汙腐敗,到主管局那兒告狀的;有說我辦公室工作不做,不務正業的;有說我科技下鄉辦點給自己撈實惠的。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到年底工作總結時,某幾個不幹實事,隻會指手劃腳的“裁判員”把我的工作更是評議得一無是處。
我心灰意冷,根本無心留戀這份工作。在職場遭受小人詆毀和陷害,很容易使人滋生三種情緒:一是忍辱負重,沉默應對;一是站出來揭露這幫小人的醜惡嘴臉,懲治假醜惡;再就是遠離小人。我呢?哪裏受得了那份惡氣,一氣之下辭職走人。
幾月後,到了北京,又開始了職場生存。或許是做文化的緣故,職場利益紛爭到底要少許多,因為大家都憑自己的能力和業績拿工資。可是,在文化人紮堆的書圈,放蕩不羈的文人與才子之間,員工與一些不懂文化的書商老板之間的衝突還是屢見不鮮。
有兩件事對我的印象極其深刻。
我在一個工作室做編輯時,老板的周轉資金不夠,臨時拉了一個東北人稱的“發小”來合夥。這位“發小”是個倒騰服裝發家的,可能有個百八十萬,但暴發戶的心態,總是不太尊重人的。一般來說,合夥做生意,必須分清責權利,但由於兩人是“發小”,這方麵可能也就含糊了許多,以至於“發小”參與進來業務,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管家婆。
“發小”對於圖書出版這個行道不懂可以理解,但令人難以忍受的是還喜歡指手劃腳,成天對這對那嘮嘮叨叨,簡至就是一個外行監工。老板讓他不要幹預,“發小”說有他的股份就有權發言。兩人動不動就大吵大鬧。可以說,自“發小”加盟後,工作室的氛圍一下緊張了許多,人人顯得極不自在,總感覺一雙眼睛在時刻盯著大家的後腦勺。
對於出勤和工資的嘮叨,我忍著;對於不懂裝懂的“指導”,我一笑了之;對於工作進度或其他問題的異議,我也覺得無所謂。某一天,我忽然感覺這樣仰人鼻息太沒意思了,於是毅然選擇了離開,又回到了原先供職的文化公司。
在這家文化公司,作為一個中層主管,本來工作得好好的,但是對上層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出質疑,於是又遭到了難以忍受的羞辱,前麵已經說過。
我給老板的建言,成了上層管理者肆意“報複”的契機——
“要不是見他司空住在公司呆的時間長,可憐他沒地方去,一個中專生,要他何用?”
“一個自不量力的窮酸文人,憑什麼對公司管理指手劃腳?”
“這種絆腳石,影響我公司人才結構,阻礙我公司發展,還不如辭退他,讓他另覓高枝。”
老總的反應是什麼,不得而知。但事情不會輕易結束。在一次各事業部部長會議上,老總不點名地批評我:“大家在一起共事,希望能夠精誠團結。我信任總裁所做的一切。誰要說三道四,不願意呆,我們也不強留!”
這等於下了逐客令。那一夜,我回家獨自哭了很久。好心得不到好報,我感覺自己太委屈了。老婆罵我活該,說當初勸我不要回原公司,非要吃回頭草。
是呀,我自以為起碼對公司是忠誠的,況且也實實在在為公司做出過貢獻,在公司的發展中,取得一席之地,繼續施展自己的才華,有何過錯?
我沒錯。我隻不過在新一輪的職場政治較量中,居於下風,我隻好打掉牙往自己的肚裏吞。
我開始忍。那時我已接觸佛法。布袋和尚“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話,我牢記心間。佛經上也說:“何者多力?忍辱為健。忍者為怨,比為人尊。”能忍得下惡口、惡事、貪嗔癡,能忍世間一切難忍之事,心中還有什麼放不下?
我得出一個結論:職場生存,其實就是一個忍辱的過程。我由一開始在老家單位的不忍,到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小忍,到最後遭受羞辱的大忍,我的心靈漸次豐滿,人格也在趨於完善。
有人總結出職場中人不可不學的幾種動物精神,還真的給人不少啟示,說什麼牧羊犬是忠誠盡職的楷模;蜜蜂是團隊精神的代表;鮭魚是堅韌執著的象征;大象是厚積薄發的中堅力量;駱駝是忍辱負重的典範,獅子是勇於挑戰的榜樣,猴子是機智創新的標兵。
細想想,駱駝,代表職場生存中忍辱負重的一麵,還真是再形象不過。駱駝有溫和的脾氣,但駱駝也是不畏惡勢力、戰勝困苦環境,機智應變的榜樣。如遇到風沙可以立即關閉鼻孔;寬扁的腳趾阻流沙;駝峰結構儲存營養與水分;嗅覺預警風暴、視覺預測水源。駱駝的這些特性,都是一個職場中人鍛造職場金身必備的素質。駱駝還有一套看家本領,就是遇到敵人傷害它時,可以從鼻孔裏噴出酸性很強的胃液和唾液來懲罰敵人,實現自衛。
不管怎麼說,在職場生存中,遭遇職場政治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麵對是是非非、評頭論足、風言冷語時,像駱駝一樣忍辱負重隻是一個方麵,可能還需要駱駝的機敏和自衛,這樣才能在高手如雲的職場獲得一席之地。
親近心靈的貴人
佛陀講過一個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心靈是我們生生世世最好的伴侶。現實中,有一種人,與他交往根本不需設防,與他相處快樂無比。更重要的是,與他相處受益終生,因為他會無私地幫助你,他會時時關照你,他會引導你走上一條追求智慧的心靈之路,這種人無疑就是我們心靈的貴人。
在幾年的職場生涯中,有一個人我永遠忘不了,他就是時刻不忘幫助我、提攜我、引導我的崇信。崇信在我的心目中首先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老師。
剛開始進入圖書出版這個行道,是崇信手把手教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人的。每逢春節不回家,都是崇信邀我到他家過除夕夜的,心裏的那種溫暖自不待言。可惜,千禧年後,朝夕相處的同事都散了,崇信和我也相繼離開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