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是中國古代核心道德規範,也是今天市場經濟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原指為人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後有忠於他人、忠於君主、忠於國家、忠於企業等多種含義,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有時特指臣民對君主和國家應盡的道德義務。
不過,到了今天,忠誠一方麵仍然是國家、企業等組織對成員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麵,忠誠也成為作為個人受人信任、被人重視、獲得尊重最重要的素質。可以說,忠誠不但是國家企業的要求,也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
不說國家、民族這樣的忠誠大話題,我們從關係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職場來說,受雇於企業首先就必須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在企業中被提升、重用的人,能力強、表現好是關鍵,但絕對不要忽略他們對企業忠誠的作用。當然了,這裏的忠誠是有區別的。
忠誠的員工容易獲得信任,不忠誠的人必然是企業最不歡迎的對象。
不忠誠的員工無法認同企業文化,難以全身心地投入企業的發展,在短時間內對企業來說沒什麼問題,但無法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幫助,更會影響企業長遠的發展戰略。因此,不忠誠的員工也就無法在企業中得到良好的發展。
做個忠誠的員工是有極大好處的,因為忠誠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是重要的且必需的。一個忠誠的員工可以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較高的忠誠度可以讓員工成為企業的核心員工,成為企業高度重視的一類人。忠誠的員工是企業文化、企業形象的代表,掌握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擁有最好的發展前景。對這樣的員工而言,服務於企業不是簡單的工作,而是為自己的事業盡力。他們永遠都是職場中最稀缺、也最受重視的中堅力量。
但是,忠誠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單向的付出。員工的忠誠不是愚忠,不是簡單地為企業效命,而是要首先忠誠於自己的職責和事業,把自己的職責、事業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另一方麵,忠誠固然可貴,但不等於有了忠誠就有了一切,真正的忠誠是有能力的忠誠,是為了自己的忠誠而努力提高自己。
做個忠誠的員工,是信念,是態度,更是行動。本書通過關羽與呂布的“職場”爭鋒,讓大家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忠誠的重要性,也讓大家進一步地了解到如何演繹忠誠,才會讓其成為最具戰鬥力的武器,又該如何使用才不會誤傷自己威嚇一方。書中文字精煉,風格獨特,希望廣大的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充分地認識自己所具備的素質,以及分析自身的優勢並把這一優勢與忠誠結合起來,為自己未來的前途爭得有利的資本,最終得到忠誠給予我們的最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