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的人無論在企業中,還是在社會人際交往中,往往最容易獲得信任、被人尊重。
三國時,忠義無雙的關羽是各路諸侯眼中的“香餑餑”。曹操一旦得到機會,就竭盡所能,利用金錢、美人、高官厚祿和人情關係等各種手段來招攬關羽。而被罵作“三姓家奴”的呂布,盡管本領更在關羽之上,但是他隻能到處流浪,有勢力的諸侯不是不敢收留,就是收留後處處提防,絕不敢重用。兩個人都是三國亂世中頂尖的武將,遭遇之所以天差地別,關鍵就是被貼上了忠誠還是不忠誠的標簽。
現代職場同樣如此,一個人被貼上忠誠的標簽,就會成為受人歡迎的人,而背上不忠的罵名,就會成為不受歡迎的“過街老鼠”。
職場爭鋒需要忠誠的素質
關羽和呂布都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但關羽可以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坐鎮一方,關鍵就是他的忠誠能讓劉備全心信任。並且,這樣的忠誠,還為他在其他諸侯那裏贏得了好名聲。不僅曹操想招攬他,就是關羽走麥城,被呂蒙圍住的時候,呂蒙在殺他之前,還想要替孫權招攬他。可見,關羽是當時很受歡迎的“雇員”。
呂布是當時公認的“第一猛將”,但他並不能因為自己的武勇成為當時的雇主(各路諸侯)招攬的目標,反而人人避如蛇蠍。最後,呂布在徐州被曹操帶兵困住,曹操招攬的是呂布手下的張遼,對發誓要投靠自己的呂布則是一殺了之。為什麼?因為呂布不具備生存的資本,這裏說的並非他的功力,而是他缺乏忠誠這道護身符。
職場就像戰場,一場戰事的開始事關著勝負的結局。無論是已經在職場拚搏多年的老將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都要具備爭鋒的尖端武器,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開始進而有大獲全勝的結局。既然職場與戰場有著相似之處,我們就要知道職場生存的規則。這個規則不是簡單地付出或者做懶惰的和尚除了撞鍾就整日無所事事,而是要具備一種特殊的素質,這種素質就是忠誠。
與世界上所有優秀的組織一樣,職場也需要組織成員建立起對其的高度忠誠。沒有這種忠誠,作為一個企業,是不可能有效率、不可能有戰鬥力,也不可能長久生存的。然而忠誠的建立,卻絕不是僅僅為了企業,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因為真正的職場爭鋒是需要忠誠的素質的。為此我們來看一下孫莉女士的忠誠是如何在職場上發揮作用的:
雀巢中國公司高級經理孫莉女士,是目前(截至2005年)雀巢在中國唯一有公司股份的高級經理。她曾是位軍人。她說,對我們這些人來講,在心理上是永不退役的。她甚至說,雖然離開部隊二十多年,但每年的“八一”建軍節都會不由自主地激動,有位公司總裁曾對我說,人的心靈是需要有一個家園的。對我們這些曾經的軍人而言,軍隊就是我們心靈永遠的家園。
解放軍把組織成員聚集在了以軍旗、軍徽、軍歌為代表的標誌之下,解放軍所有組織成員在這些具體的標誌之下,“為使命、為榮譽”而不惜流血犧牲,最好地詮釋了忠誠的含義。忠誠也就成為了解放軍力量之源泉所在。軍隊生活對孫莉女士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方麵的影響正是忠誠。這同時告訴我們,也隻有忠誠的人才會在職場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作為一個依靠企業而生存的員工而言,除了對組織目標忠誠以外,還要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培育出一種忠誠,就是對於組織本身和對於組織生存與成長的忠誠。因為現在是一個一切以業績為導向的年代,昔日“聽命行事”不再是最優秀的員工模式。要想縱橫職場,成為最受歡迎的員工,無需高智商和圓滑的處世技巧,隻要做到忠誠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對工作充滿熱情,把敬業變成習慣,崇尚團隊合作,有效管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一句話,隻要你打造出無人替代的個人忠誠品牌,你就能成為職場上的常勝將軍。我們不妨看這樣一則例子:
在一次競標會議之後,招標方的三位領導拒絕了其他兩家供應商的邀請,唯獨參加了黃經理的宴會。看得出來黃經理對拿下這個單子非常樂觀,因為他為客人點的菜都很高檔,其中就有海產“八珍”之一,素稱“海味之冠”的鮑魚。
席間,黃經理悄悄地讓屬下出去買幾盒中華煙。屬下並沒有喝太多酒,神誌還清楚。大約5分鍾之後,就買回了幾盒高級香煙,並偷偷地塞給了黃經理。黃經理在每個客戶領導麵前放了一盒,同時自己開了一盒。不一會房間裏麵煙霧彌漫,幾位客戶領導似乎是越來越清醒。酒過幾旬,煙過幾圈之後,黃經理說:“劉局長!今天三家供應商,您感覺如何?”黃經理說完湊上前給劉局長點著了煙。
劉局長稍稍動了動肥胖的身子,默默一笑說:“都可以,特別是你們公司和第二家唱標的公司給我的印象深刻。相比之下,你們報價不是最低的,但是咱們之間合作了很長時間,彼此熟悉和了解,可以節省很多隱性的成本,這點我很看重。”
第二家唱標的公司其實與黃經理的公司實力不相上下。
“第二家唱標的公司?”黃經理說,“那個領頭的以前是我們公司的員工,剛從我們公司離職不久。”黃經理說完朝屬下看了看。
屬下立即說:“是的,他以前和我是一個項目組的。黃經理很重用他,也從未虧待過他。後來別的公司稍稍多給了點錢,他就跳槽了。”
“我最討厭這種見利忘義的人了,不識抬舉!”劉局長輕蔑地說,“方處長,陳科長,你們說這樣的人能夠合作嗎?可靠嗎?”劉局長說此話有一石三鳥的味道。
“當然不可靠!”方處長和陳科長附和著,“萬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又跳槽了,那我們就很被動,損失就更大了。”
“……所以說報價高點沒有關係,關鍵要有風險保證!就像買保險一樣,這樣花出去的錢是值得的!”劉局長總結性地說,“而且從前期來看,黃經理的公司是一家講信用的公司。”
黃經理臉上顯露出幾分得意之情,站起來舉杯說:“各位領導!我們公司用人以誠信和忠誠為先,這是我們招聘人員的先決條件,也是我們站在客戶立場上考慮,更是基於為客戶負責的角度。來!我敬各位領導一杯……”
這場晚宴效果如同客戶決策會議,結論已經很明顯。此前,黃經理做了很多基礎工作,否則他不會和劉局長如此默契,其實他們的報價比其他兩家要高出很多。
從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二家投標的公司之所以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是因為領導者曾經的不忠,讓人對他心存芥蒂,這不但會影響眼前的一筆生意,恐怕對企業以後的發展也十分不利。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企業越來越強烈地需要員工的獻身精神,而另一方麵,員工的獻身精神卻稀罕得幾乎成了神話。職場的大門不是對誰都隨時敞開的,更不會敲鑼打鼓地歡迎一個庸才的加入。它對任何高昂著頭、瞪大眼睛又找不到準入點的人,隻會發出嘲笑聲並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拒之門外。
說到這裏也許有人會問:“職場隻不過是一個工作的地方,我們無論到了哪個用人單位,隻要給人家幹活就可以了,和心態又有什麼關係呢?”
問得不錯,職場就是個給人家幹活的地方,這不假。但是,我們也要問,為什麼有的人能順利地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而有的人卻呆在家裏無所事事?為什麼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又做著同樣工作的兩個人,最後會有成敗兩種結局:一個因被老板重視而扶搖直上、升為主管,而另一個卻因被老板厭惡而被炒了魷魚?為什麼有的人年薪高達幾十、上百萬,出入名車,身居高檔社區,而有的人卻腰包癟癟的,連與朋友吃頓飯也心裏發毛呢?
之所以存在著這樣的天壤之別,關鍵就在於前者有一個積極健康的進取心態,他知道適時地調整自己,把職場當成是發揮一生才能的大舞台,所以盡可能地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職場上的資本或技能,從而使自己業績斐然;而後者的心態則把職場僅僅當作一個幹活的場所,這樣時間一長就對它失去了熱情,甚至還會消極怠工,更不知忠誠為何物了。
這樣哪裏是在工作?分明是硬著頭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甚至尋個機會就會偷懶,連鍾也不撞了。所以他永遠沒有勝出的機會。至此,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何對待職場——是做一個成功者,還是一個失敗者,完全取決於是否具有忠誠於職業的心態,是否具有忠誠的素質。
很多職場人士總是喜新厭舊,每當新機遇出現的時候,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將“舊”東西掃進籮筐裏,讓人始料不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職場之上玩花樣“跳水”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倆月換三種職業,他們是越跳越愛跳,越年輕越愛跳。
按理說,人才流動,天經地義,“樹挪死,人挪活”這一民諺也不知道激勵了多少跳槽者。公正地說,大多數人跳槽,是為了追求更好、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得到更符合自己的“性價比”的物質空間,這原本沒有錯。錯的是其中不乏一些見異思遷的跟風者,一天到晚不好好工作,整日都在琢磨跳槽,站在這山望著那山高,終於害得自己立足不穩,心緒紛亂。別忘記了,在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要想不被當成“魷魚”這盤菜給炒了,就要用忠誠的素質來捍衛自己的地位,而不是隨便地將之拋棄,最終落得一無是處。
忠誠是人生中最厚重的一本書,對員工而言,忠誠就是一種基本素質,員工不忠企業無成,員工也難留。而那些有遠見的員工,卻會把忠誠寫進自己的內心深處,而且會寫得實實在在,詳詳細細,絕不隻是當作一個空洞口號,掛在嘴邊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