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勸說(1 / 2)

今日耳聞目睹,讓周士相有種曆史何其相似的感覺,印象中後世國民黨敗退大陸時,便遣了大量“專員”、“特派員”到山裏對土匪加官許願,委這個中將司令、那個少將參座什麼的,爾今這南明朝廷也同樣幹得如此勾當,所區別的不過是官職名目的不同而已。當然,在性質上兩者也是有著很大差別的,相較國民黨,南明朝廷此舉的正義成分要高得多。

可惜,自古以來的曆史,不論正義與否,還未有依賴土匪能夠成事的先例,永曆天子糊塗,手下的官員更是愚蠢,天知道那些主持此事的大員們是如何想的!

周士相暗自搖頭,原先他是不準備摻和此事的,等此間事了便向胡老大和宋襄公辭行,徑直往廣西投李定國軍。可轉念一想,那李定國雖是名將,其部原大西軍改編的明軍戰鬥力也強,但架不住這天下隻有一個李定國,而永曆朝廷更多的是昏聵無能之輩,否則也不會想出拉攏收編土匪這等一點也不靠譜的主意來!

其他地方的情況,周士相沒有親眼看見,故而不敢斷定,不過廣東的情況,他多少還是了解的。就拿新會百姓來說,若非清軍在新會造孽,大多數新會百姓的人心向著的可是滿清而非大明,身體的原主人周秀才更是想著等廣東局麵穩定下來便去參加大清的科舉呢。

造成這種人心盡喪的原因自然與明軍軍紀敗壞有關,而明軍軍紀之所以敗壞,除了明軍自身腐朽不堪外,恐怕便與這大肆收編土匪為軍,導致軍中魚龍混雜脫不開關係。

人心一失,這江山豈能不落韃虜之手!

若是南明朝廷上下官員都是如想出這餿主意的官員一般,那一個李定國是萬萬救不了南明的,想到前世記憶中李定國最終沒有力挽狂瀾,而永曆天子在棄國之後也未躲過吳三桂的弓弦,周士相不禁重新考慮自己往廣西投軍的決定是否明智。

“我的意思是胡大哥不妨接受這羅定參將的委任。”

胡老大問周士相有何用意,他也沒有隱瞞,直言相告,他是想讓胡老大將這南明羅定州參將位子拿到手,至於這羅定州眼下是清朝的還是明朝的,就不必去管了。

“眼下也不必諱言,胡大哥和諸位兄弟幹得肯定是落草為寇的事,此等行為絕不是長久之道,這天下總不會一直亂下去,不論明勝還是清勝,將來新朝官府總要來剿的。到時,諸位兄弟何去何從?”

周士相沒有一番大道理來勸說,什麼家國大義對這幫漢子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觸動,除了確是跟滿清有不共戴天之仇,其他人很難豁出腦袋跟清軍為敵的。而眼前這幫漢子其實大多也已經對南明永曆朝廷死了心,不抱一點希望,就是胡老大這個跟滿清有深仇大恨的恐怕也如此,否則何以寧可當土匪也不肯再當明軍,為永曆朝廷效力、替老娘兄弟報仇呢?

葛五當土匪當得習慣,對將來從來沒有想過,聽了周士相的話後脫口便道:“今日有酒今日快活,管他明日呢,想那麼遠做甚?”

周士相搖頭道:“話不是這麼說,各位總要為日後考慮,說句不中聽的,眼下各位身強力壯,可等十年、二十年後,各位還能做這打家劫舍的買賣嗎?”

葛五眼皮一翻,無所謂道:“趁能搶得動,便多搶些回來就是,老了總餓不死。”

周士相莞爾,反問他道:“若將來官軍打過來,你這搶來的東西能保住?”

葛五想也不想便道:“那等官軍打過來再說。”

周士相沒想到葛五如此粗人,一時也為之啞然。

趙四海見狀,不由說道:“秀才,你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讓胡大哥受那勞什子參將印,可你以為那幫人真那麼好心給咱們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