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美的基本要求
現在的青年經過多年來生活的教育,懂得了要使自己真正不失儀表美,給人們以美的印象,在修飾打扮方麵,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要適合我們的國情和周圍的環境。我們的國情是什麼?大而言之,是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裏的人民,從服飾來說必然要以樸實、大方、實用為美;而那豪華、嬌豔、臃腫,在中國人看來是不美的。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素以勤儉樸實著稱於世,不喜歡花俏,而講究實用。我們是黃色皮膚,收拾打扮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外國特別是西方國家素以金發女郎為美,如果我們興金發,那就會成為地道的“黃毛丫頭”。現在,有的女青年不顧自己的具體情況,將黑發染黃,結果黃臉黃發,給人一種病態的感覺,實在不美。一個人總是生活在一定風土人情的環境中,“隨鄉入俗”是很必要的。比如一個演員在舞台上塗胭脂水粉,戴珍珠項鏈,穿綾羅珠紗,也許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如果這身打扮出現在其他場合或者走入鄉間,就有可能被人認為她神經失常。現在有的青年穿一些不可名狀的衣服,在大街上搭肩摟腰,實在有傷大雅。
在這裏,應該特別提出,樸素也是一種美。達·芬奇曾經說過:“你不見山村婦女,穿著樸實無華的衣服,反比盛裝的婦女美得多麼?”樸素的美不刻意雕琢,稍作修飾,反而襯托出人的自然美。樸素的打扮和裝束,不喧賓奪主,相反卻能更好地顯示出人的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透出了一種青春的充滿活力的美。而那些別出心裁的濃妝豔抹,摩登時髦,看來引人注目,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美。
唐代的“虢國夫人”就很懂得“塗脂抹粉”的學問。她是楊貴妃的三妹,長得也很漂亮,但不大塗脂抹粉。《楊貴妃外傳》中說:“虢國不施朱粉,自有美豔,常素麵朝天。”唐朝詩人張祜也寫詩說她不喜歡塗脂抹粉。詩曰:“虢國夫人承立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娥眉朝主尊。”在虢國夫人看來,濃妝豔抹不但俗氣,而且“汙顏色”,有損於她的自然美。其實,美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協調和適中”。現在有些少女喜觀打扮素淨,夏天一般多愛上穿襯衫,加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裙,略露腰身,多不燙發,不塗口紅,卻也樸素大方,顯得很美。
其次,要注意和大多數同齡人為伍,而不要脫離他們。一般說來,年齡相近的人其審美觀念是有相似之處的。現在的青年,應說是具有較高審美能力的,有共同的審美觀念。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對於那些色彩上的光怪陸離,服裝上的奇形怪狀是不屑一顧的。魯迅先生說:“在一切人類所以為美的東西,就在於它有用”,“美的愉快的根柢裏,倘不伏著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見得美了”。一個青年如果離開美的實用價值,脫離大多數同齡人,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奇特,這既稱不上美,也勢必離群。
第三,要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季節感。現在已經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了。在服飾等方麵,雖然也可以“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吸收前人和外國的一些確實優秀的東西,但我們決不能把中世紀、十八世紀西歐以及中國封建社會的那些陳舊過時的裝束,搬到今天的中國。倘若如此,那就是複古倒退了。如果今天的青年都穿上西歐十八世紀的大鍾形長拖裙,都象滿清時期那樣每個人的頭上盤一根長辮子,那也定會叫人啼笑皆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打扮要入時。夏天如果穿一件大衣,那必然是一種病態,而冬天隻講風度而不注意溫度,那也是自作自受。
第四,要與自己的身份和經濟條件相適應。一般來說,老年人喜歡莊重嚴肅一點,青年人喜歡漂亮活潑一點,女同誌喜歡花色鮮豔一點,知識分子喜歡文雅瀟灑一點,體力勞動者喜歡方便利索一點,經濟條件好的希望質量好一點,經濟條件差的希望經濟實用一點。青年人如果不顧及自己的身份,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一味追求“高級”、離奇的裝束打扮,不但難以實現美的願望,而且有損自己美的形象。在這裏,要克服那些“凡洋皆美”、“凡貴皆美”、“凡奇皆美”的審美觀上的偏見。
一個人的儀表美,還應包括舉止言談。如果說修飾美是覆蓋在心靈上的一件漂亮外衣,那麼舉止言談則是透過心靈映在這件外衣上的一集光束。不可設想,一個動作拙劣、表情呆板的人內心會有多少蓬勃向上的生機。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如果一個青年,衣冠楚楚卻又出言不遜,聽別人談話漫不經心,隨意打斷對方談話,則會給人以缺乏教養的感覺和印象。如果一個青年在公共場合敞胸露懷,歪戴帽子,橫刁香煙,坐沒坐相,站沒站樣,就會給人以“流裏流氣”的感覺。這種沒有教養的感覺和流裏流氣的印象,自然不會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舉止言談也應該大方、得體、自然,過分了也會使人感到是做作、虛偽。現在,有的青年講究辭令,善於逢場作戲,喜歡八麵玲瓏,其本意也許是表明自己有學問、有教養,可是其結果恰恰相反,正說明這樣的青年缺乏真正的涵養。
總之,要給人留下美的享受,就得重視“第一印象”,搞好儀表美。我們說的儀表美,與那些原始的頹廢美、矯揉造作的病態美和挖空心思的變態美截然不同,它要求做到整齊漂亮、美觀大方,節儉實用;做到直率而不魯莽,活潑而不輕佻,緊張而不失措,輕鬆而不散漫、謙虛而不迂腐,有禮而不自卑。這是一種健康、高尚的儀表美,它已經為廣大青年所熱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