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太平洋海盜——波利尼西亞人與摩洛人1(3 / 3)

海盜船上則裝備了大炮,可以發射單顆大鐵球,也可以同時發射多顆小炮彈,另外還可以發射專門用來對付敵人桅杆的鐵鏈彈——用長鐵鏈連接的兩顆大鐵球。

在殖民地,海盜們用便宜的玩物一—玻璃串珠、鏡子、華麗織物,甚至於用酒精、火藥、槍支來換取貴重金屬、香料、值錢的原料、動物和人。如不能以物換人,他們就用暴力掠奪對方。

在沿海掠奪的同時,海盜們對遇難的船隻決不心慈手軟,大肆搶劫。他們在危險地區改換航標,點起假航標,有時領航員故意按假的航海指南引導船隻,自然就會有船隻在距海岸不遠的地方擱淺。如果有船在岸邊遇難,海盜們就會毫無同情心地殺死幸存者,然後從容不迫地、不受任何幹擾地劫掠獵物。

隨著最後一位主角羅伯茨的退場,“30年海盜黃金時代”也在曆史舞台上緩緩降下它的帷幕。

曆史鑄就了那個時期的海盜是最偉大的海盜。雖然他們幹的是在世人眼中血腥、罪惡的勾當,但在他們身上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堅毅勇敢,甚至是溫情人性的一麵——類似於中國古代劫富濟貧、伸張正義、打抱不平、懲惡揚善的“俠盜”、“綠林好漢”。這些幾百年前縱橫於海洋之上的凶徒們,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他們的傳說和財富,而還有另一些閃光的東西。

在海盜退出曆史舞台之後,寰球“大航海時代”開始走向末期。商會勢力逐漸取代原來的海盜集團,開始在曆史上扮演另一種重要角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荷蘭、英國、法國、俄國、德國等成為新一代海上霸主。在大陸的東方,隨著葡萄牙敲開日本國門,日本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中國也開始起了明顯變化。曾經倭寇的出現,將中日這兩個東方國家也遷入到海上勢力競爭之中。然而,當資本主義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大行其道的時候,“大航海時代”已經結束,而曆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直到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爆發後,曾經的加勒比海私掠船還加入美國海軍,襲擊英國沿海及商船。也有參與作戰行動,俘獲和擊沉一些艦隻,而成為美利堅的英雄。

19世紀初期,美國海軍不再需要私掠船的協助。而蒸汽輪船的發明,讓海盜更容易被捕獲。到1850年時,便隻剩下了極少數的海盜。1856年時,歐洲大多數海洋國家簽署了“巴黎宣言”,一致認為私掠船行動為非法。

走向沒落

隨著西方大工業革命時代的來臨,各國海軍實力有了跨越性的發展,他們加強了對殖民地的統治,而海岸巡邏更加嚴密。特別是新興國家——美國因為收不到海上稅款而對這些江洋大盜們進行重力打擊。1800年初,剛獨立的美國人就與“巴巴利(北非回教地域)海盜”打了一場海上大戰。他們寧願花大錢打仗,也不願給海盜們一分一毫。海盜於是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這個時期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也早已忘記了曾經是誰幫助“日不落帝國”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早已忘記了是誰在帝國弱小、動蕩的年代鞍前馬後地為他們效命。當英明的女王感覺到再也不需要這些肮髒的家夥充當自己的墊腳石時,便下達了嚴厲的格殺令,並且把“海盜”這個詞的定義擴展成:“在海上或者沿海港口擁有大量來路不明的財產。”於是,好多金盆洗手的海盜,或者曾經和海盜有些聯係的人,都被送上了絞首架。當然,那些真正生活在海上的亡命之徒,每年更會有大量的人被軍隊從海上抓回來,在英國上流社會的貴族旁觀下,被送上斷頭台,結束自己英雄或梟雄的一生。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海盜幾乎銷聲匿跡。也是直到19世紀,國際社會才感到有必要把禁止海盜活動作為一項基本法則列入國際法中,不過這一法規在19世紀並未製定出來。1907年,海牙公約向全世界宣告海盜非法。1927年,專家們擬定了禁止和消滅海盜活動的草案,並在國際聯盟討論過,但亦未成文。

“幽靈船”重現

然而,海盜並未從此絕跡。1981年夏天,一艘“幽靈船”在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附近被發現,它掛著滿帆航行,不回答任何訊號,側舷上布滿彈洞,甲板上到處是血跡。經查,這艘名叫“卡利亞3”號的帆船,2天前曾發出求救電報,說受到4艘無標誌快艇的攻擊。這一切顯示著:海盜們又死灰複燃了!同時,更快的船、更具威力的武器,都使海盜們變成了更難琢磨、更有危害性的暴徒……

此後,在馬六甲海峽、印度尼西亞附近、孟加拉灣、尼日利亞沿海、幾內亞灣……海盜的陰魂再次出現,幽靈船不斷穿梭,殺人越貨,甚至愈演愈烈。據國際海事組織(IMO)公報,2005年海盜活動較往年尤為猖獗。此年上半年,全球範圍的海盜案件呈上升趨勢。僅第一季度,全世界就發生了68起海盜襲擊事件。國際海事局海盜報告中心估計,2005年,全球海盜襲擊事件可能突破300起。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索馬裏—亞丁灣海盜,更是極端猖獗,令人發指。

此外,在古代歐洲,海盜是個重要的社會角色,有人斥之為禍害,有人視之為豪傑。然而到了今天,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海盜已經不是人們想象中舉著骷髏旗、戴著黑眼罩、手持長刀的樣子。海盜也有現代武器和電腦設備,而且“生意”範圍在不斷擴大,不僅從事劫船掠貨等犯罪活動,還參與或者主導走私、販賣人口等勾當,對海運和貿易造成的威脅日益增強。

由於全世界90%的貿易靠海運,如此猖獗的海盜活動,對世界貿易構成了極其嚴峻的挑戰,使世界經濟每年損失達數百億美元。而且,海盜活動對資源和生態的破壞更為讓人擔心。由於海盜活動的海域多半是海運樞紐地帶,有很多運油船穿行,海盜的搶掠活動隨時可能演變成大型海難,造成非常嚴重的汙染與生態破壞……

或許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現代海盜竟然能這樣無法無天?他們比過去的“前輩”究竟厲害在哪裏?他們的搶掠生涯和組織方式是什麼樣的?他們究竟在哪裏為非作歹?世界各國難道沒有對付他們的高招嗎?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能不對整個世界海盜曆史來一番全麵認識與透視。

2、史上八大海盜事件

伊麗莎白一世像

2008年11月18日,索馬裏海盜史無前例地劫持了沙特阿拉伯巨型油輪“天狼星”號,加上近來發生的連續劫船事件,使這群身份成謎的海盜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其實,海盜自古有之,曆史上一些大海盜們采取的行動一點也不“遜色”於今天的索馬裏海盜。以下是美國《時代》周刊列出的史上八大海盜事件。

地中海海盜:綁架凱撒大帝

公元前75年,今天土耳其南部的西利西亞當時還是一個很小的水灣,那裏是海盜的“天堂”,他們統治地中海東部長達2個多世紀。可是,他們最著名的綁架勒索事件卻讓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一夥海盜綁架了當時年僅25歲的羅馬貴族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把他關押在多德卡尼斯島上。當時凱撒正前往羅得島。凱撒沒有被綁架嚇倒,他仍然保持著他的高傲,反而憑其個人魅力去感化海盜,甚至勸海盜索要雙倍贖金(50個塔蘭特,合1300公斤左右的黃金,在今天相當於人民幣2.44億元),還半開玩笑地說將來會如何懲罰他們。海盜收到贖金後,凱撒獲釋。後來,凱撒大帝上台,即抓住曾經所有綁架他的海盜,將他們一個個釘死在十字架上。

不過,凱撒的政治生涯獲得成功,還得感謝海盜呢!當時,羅馬局勢岌岌可危。東方強鄰的進攻和西方行省的割據都還在其次,更嚴重的是地中海上的海盜橫行和斯巴達克所領導的奴隸起義。海盜橫行不但使沿海地帶民不聊生,連羅馬也因海外的糧食運不來而有斷炊之虞。凱撒這才趁機登上政治舞台。

法國海盜:搶劫阿芝台克人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