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成
那一年的夏天,我去湘西山區采風。火車到吉首後,我與幾個從事民俗研究的朋友合租了一輛小麵包車,趕往一個叫書家塘古堡的村莊。
書家塘古堡是個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村莊,位於鳳凰縣南部,全村人都姓楊,自稱是北宋楊家將的後代。他們究竟是不是楊家的後代有待考證,但村裏的建築基本上還保持著成百上千年的原狀,一切都透著神秘淳厚的古樸:所有的房子依舊保持著石塊壘起的原狀,牆壁上布滿年歲久遠的煙塵;隨便一個雕花精致的窗戶和椅子都可以算得上絕對的古董文物;甚至那村裏一條條青磚鋪就的小路,都刻滿了上千年的足跡……我們一群人在村莊裏穿行,不時發出感歎之聲。或許村裏少有穿著鮮豔的外地人光臨,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跟著我們看熱鬧。不停地對著攝像機、照相機指指點點。當我們走進一個石頭台階保存完好、槽門特高的小院子時,身後一個小男孩兒躥到我們跟前:“這是我們家,你們看久些吧……”孩子幾步跳進了家門,大喊:“媽媽,媽媽,來人了……”孩子的驚喜與熱情感染了我們。有人招呼他:“小朋友,來,我們跟你拍一張照片……”男孩兒雀躍起來,“好呀好呀。”他還像模像樣地在家門前擺出個抬頭挺胸很是威風的樣子。豈料還沒等我們的攝影師傅調整好最佳角度,屋子裏出來個婦女,大喊:“別照別照,細伢子,你這樣子照啥相呀……”孩子卻仍舊積極得很,招呼著我們快快快。男孩兒的媽媽過來扯他,還作勢要動手打他,嘴裏叫喊:“鞋子都沒穿,褲子是舊的,衣服也舊邋邋(邋遢破舊)的,獻醜呢,快別照……”
小男孩兒看見他媽的手快要落到身上時,機靈地一蹦就躲開了。“我,我,”他光著腳丫子一邊跳,一邊脫口而出,“褲舊衣舊,舊舊舊,我不怕,我的笑是新的哩,嘿嘿嘿……”
我們哄的一聲大笑起來。但,片刻之間,我們都止住了笑,相互對視了一眼。孩子說的啥?我的笑是新的!——那一天,我們堅持為孩子照了不少照片,因為他臉上燦爛的笑容,更因為他脫口而出的那句頗有哲理意味的話:我的笑是新的。他隻是一個未諳世事的山村小男孩兒,那句話於他而言,也許僅僅是毫無含義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卻讓我們深深感動:生活中誰都能成為哲人啊,哪怕是年幼的孩子。的確,我們的衣服是破舊的又何妨,我們所擁有的生存環境是破舊的又何妨,隻要我們臉上的笑時刻是新的。當我們的臉上每時每刻展現出嶄新的笑容時,我們所擁有的,便是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