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保持良好的心態(4)(3 / 3)

一個人給予別人的幸福和快樂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樂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如果他待人友善,別人必定會以友善相回報。一個仁慈的人總是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幸福和歡樂。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善言必然導致善行,不僅聽到你說這句話的人會做好事,而且那些受雇於你的人們都會擇善而從,積善行德。這並非偶然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因為人與人之間這種友誼夥伴關係總在起作用。當然,仁慈、善良的行為有時並不能使對方從中受到教益和啟發,但隻要方式、方法適當,你的仁慈善良之舉一定會使對方深受感動。友好的行為也許會換來不好的回報,一腔熱血可能換來一盆冷水,但別人的冷水無法使我的熱心稍減,樂善行德並不在於求一時一地的回報。我心向善當以至誠,我該盡力把友誼和文明的種子撒播人間,這些種子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沃土,並在他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結果,看到幸福之花在人們的胸中開放,看到仁愛之心像星星一樣遍布人間,我才知道人們對我的回報何其豐厚,才更加明白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春播秋收,春華秋實,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讓我們都來選擇這些美好的品德吧,我們將得到雙倍的收獲。”

大詩人羅傑斯過去常常談起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凡是認識這位小女孩的人都很喜歡她,有人問她:“為什麼大家都這樣喜愛你?”

“我想是因為我愛每一個人的緣故。”這個小故事很有啟發意義。一般而言,我們人類到底擁有多少幸福和快樂,這要取決於我們人類到底付出了多少愛,又有多少東西在愛我們。確實,不論我們人類取得了多麼巨大的物質成就,如果這些成就不能有助於人類的仁慈、善良與和平,那麼,這些巨大的成就最終就不會給人類帶來幸福。

愛給彼此以生命的活力

覺得自己被人愛的感覺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熱情。

在生活中缺乏熱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到自己不被人愛。一個人感到自己不被人愛有多種原因。他也許認為自己是個可怕的人,因而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他也許從孩提時代起便不得不習慣於得到比其他孩子更少的愛;或者事實上他就是一個誰也不愛的人。但是在最後這種情況下,其原因很可能在於早期不幸引起的自信心的缺乏。

感到自己不被人愛的人會因此而采取不同的態度。為了贏得別人的喜愛,他也許會不遺餘力,做出種種出人意料的親昵舉動。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不會成功,因為這種親昵舉動的動機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人類天性卻偏偏容易將愛給予那些對此要求最低的人。因此,那種試圖通過樂善好施的行為追逐愛的人,最終會因人們的“忘恩負義”而生幻滅之感。他從來沒有想過,他試圖去購買的愛,其價值遠遠大於他給予的物質恩惠,因為實際上兩者的價格是不平等的,他反而以這種錯覺作為自己行動的基礎。

絕大多數的人,不論男女,如果感到自己不被人愛,隻能陷入怯弱的失望之中,僅僅在偶然的一絲羨慕和怨恨之中歎籲一番,於是這些人的生活變得極端的自私自利,愛的缺失使他們缺乏一種安全感,而本能地回避這一感覺,結果造成了他們任憑習慣來左右自己的生活。對於那些使自己成為單調生活的奴隸的人來說,他們的行為大多由對冷酷的外在世界的恐懼所激起,他們以為如果他們沿著早已走過的路走下去,就能避免撞上這個世界。

比起那些在生活中總感到不安全的人來,那些帶著安全感麵對生活的人要幸福得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安全感本身有助於一個人逃脫危險。如果你要走過一塊狹窄的木板,而底下是萬丈深淵,如果你這時害怕了,反而比你不怕時更容易失足。生活之路也是如此。一個無所畏懼的人當然也會遭遇到突發的災難,但在經過了一番艱苦的拚搏之後,他可能會安全無恙、毫發無損,而另一個人則可能在荊棘之中暗自悲傷。不言而喻,這種有益的自信心具有無數的形式:有的人對高山充滿信心,有的人對大海不屑一顧,也有人在藍天上翱翔自如。然而對生活的一般自信,更多地來自人們需要多少愛就接受多少愛的習慣。